牛年全面拥抱性能牛——2021怎么才能不浪费市场?
经济“晴雨表”失灵的时代
回到十年前,甚至更久,市场上充斥着一种观点。虽然经济在增长,但股市可能不会一直上涨。股市不再是经济的“晴雨表”,主要看流动性的高低。事实有时是真实的。从11到13,16到18,经济(GDP)增长良好,但股市整体仍承压,不断下跌。这期间很多老股民记忆深刻。只有投机性地做一些小票,才能获得超额收益,冲击大运。
股市与经济增长的这种相关性背后可能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我们还是努力寻找背后深层次的主要原因,以便更好地判断未来的形势。如果把a股比作一家上市公司,过去业绩增长持续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估值水平下降。这主要是出于对上市公司商业模式的担忧,因为这些公司的利润增长动力大多来自低利率下的杠杆套利。
举几个最耀眼的明星,乐视、华夏幸福、三聚环保,这些像流星一样闪耀的大牛股,不花哨不杠杆,乐视发明了“生态闭环”,华夏幸福打造了“园区新城”,三聚环保开始了“表外扩张”。但这种杠杆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有没有核心盈利模式,很快就会得到验证。
改革的痛苦也是真的痛苦。
为了改变这种臃肿的杠杆模式,政府一直在推进系统性改革。2013年金融去杠杆,2015年提出供给侧改革,17、18年又去杠杆,股市在这个过程中一波接一波。但在之前的过程中,为什么效果没有明显体现在股市上,没有形成全面的“业绩牛”?
原因是艾志军认为当年改革不彻底,还被GDP中心主义的目标绑架了。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背后是稳定大局,保障就业。因此,为了保持GDP,我们不得不保持较高的M2,要求银行增加信贷投放,保持一定的社会融资总量。但由于产业结构的因素,很多钱还是流向了地方平台、过剩产能,甚至一些早就该淘汰的“资本瘾君子”,也就是靠借新还旧的企业。所以那些年的去杠杆其实是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的。一方面又想切蛋糕,又怕大家把整个桌子都打翻。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就业人口减少、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等客观因素。我们对GDP的依赖度下降了,甚至有学者提出取消GDP增长指标。这个大变化其实是去掉了去杠杆和市场化改革的“紧箍咒”,你可以卷起袖子大干一场了。
当然,改革是痛苦的。虽然是痛苦,但是痛苦是真的痛苦。在去杠杆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洪水灌溉停止,资金变得稀缺,随之而来的是无风险利率和融资利率的阶段性提高。这段时间,市场上充斥着各种以前难以想象的画面,尤其是关于“放血手术”的生动发言,曾经风光无限的东方园林创始人何跑到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办公室痛哭流涕的场景,以及民营企业救助基金的设立和支取。但这些记忆正在慢慢成为历史。还有一些回忆,历史不会记得。
供给侧改革的力量
如果不是疫情和流动性的释放,或许这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会来得更快。
传统行业供给侧改革后,该淘汰的落后产能被淘汰了,该停的投资被压了下来,融资扩张速度也慢了下来,利率水平也下来了。龙头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与成本更相关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和ROIC水平得到系统提升。这是一年来我们在资本市场上看到的现象,但背后是一轮又一轮的去杠杆,是一次又一次制度改革的结果,是伴随而来的阵痛。但只有在a股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增长后,投资者才能获得真正的回报。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会看到“经济晴雨表”的失灵和经济增速的放缓,但股市投资的整体回报率却有所上升。改革的推进改变了经济增长的结构,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促进了上市公司模式的转变,提高了投资者自身的素质和信心。今年可能是这种改变的真正元年。
追根溯源,抓住投资的本质
最后,按照这个逻辑,艾志军冒着脸来预测今年的市场走势。宏观上,我们很可能复制印度2013的走势。2013年印度通胀高企,流动性收紧。但由于企业ROE的兑现,普遍提高,导致股市依然走强并创出新高。
在微观股票层面,引用TF证券的观点,真正业绩爆发的成长股超额收益的核心不是宏观环境(利率、通胀、流动性)的变化,而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景气度能否持续爆发。经过15的数据回测,得出了一个量化的结论,即非增长率超过30%的公司,下一年会有超额收益,但与买入估值关系不大。
作为a股投资者,投资其实很难。我们必须明白我们在赚什么钱。每个阶段应该赚什么钱?是流动性溢价导致估值上升的钱,还是业绩增长的钱,还是纯粹傻在市场上的钱?今天的市场,要追根溯源,把握投资的本质,全面拥抱业绩的回归,把握高景气的轨道,选择现金业绩的股票,不要忽视改革积累的成果,不要浪费牛年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