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屐的起源

木屐,顾名思义,就是木头做的鞋子。木屐的鞋底是用木板做的,前面用带子绑住,这样就可以穿在脚上了。日本至今仍流行木屐,这也是从中国传下来的。

木屐的发明离不开中国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故事发生在大约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晋国的晋献公有一个儿子,名叫重耳,就是后来春秋时期著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

当重耳43岁时,晋献公的妃子,重耳的继母,试图杀死重耳和他的弟弟申生,以便她的儿子可以继承王位。听到申生被杀的消息后,重耳带着一群人逃到了狄国避难。重耳的随行人员中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人。

这时,虽然已经成了逃犯,但他同父异母的弟弟金继承了皇位,却不肯放他走。为了根除后患,金不惜重金,派多名刺客追杀,使东躲西藏,从狄逃到魏,再从魏逃到齐,最后逃到秦,长期流亡国外。

在他长期逃亡的过程中,重耳经常饥寒交迫。介子推总是沿着门乞讨,这样重耳就可以先得到食物,而他却经常挨饿。晚上睡觉时,介子推掉自己的衣服,盖上重耳,蜷缩在干草堆里过夜。

有一次,重耳的逃跑小组几天没有得到任何食物,重耳饿得走不动了。每个人都在破屋里度过了漫长的一夜。突然,风中飘来一阵肉香,不一会,介子推来一碗香喷喷的肉。这时,重耳饿极了,他没有问肉是从哪里来的。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碗,一口吃完,然后就睡着了。

第二天走路时,重耳发现介子推的腿瘸了,裤腿上有很多血,就问怎么回事。经过反复追问,我终于弄清了昨晚那碗肉的来历。原来是解推看到重耳饿得大家体力都快吃不消了,就把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煮给重耳吃。听了这话,重耳非常感动,流下了眼泪。他反复说,如果有一天能登上君主的宝座,一定要报答这个忠心耿耿的人。

经过15年的流放,在秦国国君秦孝公的支持下,重耳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晋国,登上了国君的宝座,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五霸,王志毅晋文公。此时介子推悄然离开京城,隐居山林。

晋文公登基后立下汗马功劳,流放时更是与患难之交恩爱有加,都被封爵。就在封大臣的时候,他发现唯一缺少的就是专门用来削股的介子推。他心里怀念这位为他出生入死的朋友,于是派人到山里请他的老朋友出山赏光。然而,分子推动拒绝了晋文公的邀请,理由是他想支持他的母亲。

几次派人去都没有结果。一天,晋文公决定出去请介子推做官。介子推听说国君亲自来了,就和母亲躲到了一个深山老林、树木茂密的地方。这使晋文公寻找了许多天,仍然没有介子推的迹象。这时,一个谋士想出了一个主意:“如果放了火烧山,只有一条路可以去后山,那么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一定会通过后山路逃走,师傅在后山路口等他该多好啊!”晋文公同意这个意见,并命令仆人立即离开道路去烧山,并在后山等待他的老朋友来的道路。

然而,直到火烧到山顶,也没有介子把母子俩推出去。晋文公非常着急,派人上山查看。原来介子推宁死也不下山做官。母子俩在山顶抱住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

当晋文公看到这一惨状时,他非常难过。为了纪念这位为他出生入死的英雄,他下令把介子推的树砍倒,运到北京,锯成木板,按照鞋子的样子做成木屐,让自己穿上,以示永远不会忘记介子推这个好朋友。这就是木屐发明的由来。直到今天,人们还是把好朋友当做“第一步”,就是出于这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