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史简介
首先,它在继承中正确反映了中国审计历史发展的成就和经验。中国审计历史悠久。三千多年的审计演进历史,使中国的审计文化与经济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自古以来,我国的审计监督就成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审计史所体现的连续性、创造性和系统性,自然体现了中国特色。
第二,《中国审计史》第三卷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其在书中的关键地位。在对每一个重要审计历史问题的研究中,第三册都能反映出中国审计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逻辑关系,也能反映出自始至终遵循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演变结局。
第三,《中国审计史》第三卷的研究进一步注重历史问题研究必须坚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例如,第一章的研究不仅恰当地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审计事业对审计发展的持续影响,而且客观地描述了计划经济体制实施期间统一审计制度建设的创新进展;又如,充分肯定建国初期的财务审计和财务检查活动对当时经济环境的适应性,实事求是地肯定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审计改革取得的历史性进步。
4.在第三卷的研究中,系统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全面推行审计改革,实现审计改革宏观传播目标的全过程,全面总结和充分肯定了我国审计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成就,推动了国内外现代中国审计发展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使第三卷的研究成果在全书研究中具有科学总结的意义。
5.《中国审计史》第三卷在研究中国近代审计通史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军事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几个特殊部分。因此,在“尊今弃古”的研究思路支配下,全面而着重地阐述了中国现代审计发展的历史运行过程和基本规律,并通过对这几个部分的专题研究,突出了中国现代审计的创新特征。这是第三卷的研究成果能自然而然成为全书研究的立足点的重要原因。
6.在《中国审计史》第三卷的研究层次设计上,不仅形成了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独立深入研究的格局,而且根据审计原理和它们之间的客观关系,从构建现代审计监督体系的取向出发,形成了系统研究的格局。这种审计研究层次的设计不仅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而且将对今后的审计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七、在第三卷开展的研究中,有说服力地运用典型历史案例的分析论证方法,从而增强历史证据的感染力,提高研究效果。如国有企业审计和内部审计案例的应用,实现了对历史问题的研究和历史经验的总结,既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又达到了历史验证的目的。
八、第三卷《中国港口、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地区审计专题研究》,具有特殊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特殊意义。香港和澳门是中国实行“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在现代审计的发展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台湾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样,其现代审计状况与其现代审计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关系。《中国审计史》第三卷重视对这些部分的专门研究,既体现了这些著作在研究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客观反映了近代中国审计发展的特殊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