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云雨蒙谷,一片迷雾笼罩着岳阳城。

这是诗人孟浩然写的一首描写洞庭湖的诗,可以让我们想起唐代的壮丽景色。洞庭湖古称云梦,但最初的云梦大泽并非指洞庭湖,而是位于今天湖北省的sum沼泽。

战国后期,由于泥沙淤积,云梦泽被一分为二,长江以北成为沼泽,长江以南仍是一片广阔的湖泊。从此不再叫云梦,而这个大湖叫洞庭湖,因为湖中有一座君山,原名洞庭山。《费翔寺略》说:“洞庭为仙人洞之一,名曰洞庭。后世称洞庭湖,是因为洪水滔天,无所得。

东晋南朝时期,洞庭湖方圆约500里。由于荆江洪水倒灌,洞庭湖进一步扩大,取代云梦泽成为储存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每年汛期,更多的河流从城陵矶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连青草,西接红砂,横跨七八百里”。汛期湖面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洞庭湖进入全盛时期。

宋代以后,原本“湖高江低,湖入河”的江湖关系,逐渐演变为“河高湖低,河入湖”的格局,洞庭湖水患日益严重。元明清时期,随着荆江大堤的不断修筑和窑洞的频繁堵塞,河道灾害加剧,荆江大堤、湖泊决口频繁。江湖关系开始紧张,说明从宋代开始,江湖关系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人为因素成为江湖关系变异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从1524,荆江北岸最后一个“郝洞”被堵,荆江大堤连成一线,到1860,荆江南岸荷塘决口前,河湖关系相对稳定,湖区农业生产稳步发展,人口从20万左右增加到654.38+0.5万左右。也就是说,洞庭湖的鼎盛时期持续了300多年。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荆江南岸荷塘决口,无法修复。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发生特大洪水,将原来的决口扩大,冲出一条大内河。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历史上又一次特大洪水导致荆江南岸的松滋河决口。同年受阻,同治十三年再次决口,洪水冲出一条松滋河。也就是说,从1873开始,荆江洪水形成了从松滋口、太平口(虎渡口)、藕池口、吊线口流入洞庭湖的局面。

1860-1873,14,成为洞庭湖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四港分流不仅加重了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也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城陵矶的洪水汇入长江,泥沙却沉积在洞庭湖。

四个入湖河口淤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由西北向东南推进,加速了洞庭湖滩地的发育。泥沙淤积和滩地快速扩张导致湖区大量围垦。湖成了滩,滩成了垄土,成了湖田。洞庭湖人退水的局面已经开始出现。湖边的堤岸大如鳞,一望无际,大有与水争地之势。据统计,到清末,洞庭湖共有堤防1094处。

20世纪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经是一片广阔的沙滩,湖泊支离破碎,港汊交错。

据近年实测,洞庭湖平均每年淤积泥沙980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以年均约18平方公里的速度锐减。从1650到1852,湖泊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体积400多亿立方米。到1949,湖泊萎缩到4350平方公里,体积约293亿立方米;到20世纪90年代初,该湖已经缩小到26,965,438+0平方公里。中国最大淡水湖的地位要让位于鄱阳湖(水面面积5030平方公里)。

随着洞庭湖容积的日益减少,其对长江洪水的调蓄能力也在日益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洞庭湖将进一步萎缩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