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牛奶事件

由于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数量和产业规模,忽视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没有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最终乳制品行业供大于求,造成资源浪费。

甚至有的企业亏损太多,破产了。由于当时乳业供需严重失衡,企业的各种措施都无法改变亏损的现实,很多企业在达到最低亏损时,仍然有大量的鲜奶。于是就出现了倒牛奶的搞笑事件。

中国倒奶事件正是价值规律这种负面作用的结果,即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造成了牛奶生产和消费的脱节。

一方面,中国对牛奶的需求并不大,这与中国消费者的传统习惯有关。虽然中国喝牛奶的人数比改革开放前多了很多,但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形成喝牛奶的习惯,牛奶在居民饮食中的份额还很小。

据调查,我国城镇家庭人均乳制品支出为42元,仅占食品支出的2%,很多人与牛奶绝缘。这使得中国缺乏稳定的乳制品需求市场,但另一方面,中国国内乳制品产量和乳制品加工能力的增长速度大于消费的增长速度。

此外,国际乳制品普遍过剩,世界乳业巨头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转移过剩产能,乳制品生产过剩在中国不可避免。

“华西倒奶”事件虽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和国有经济体制的弊端有关,但深层次的原因是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导致的局部供求失衡。

扩展数据:

2002年3月4日,四川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四川华西乳业有限公司突然做出惊人之举,将2吨鲜奶倒入下水道。3月5日,成都商报刊登了一则引人注目的新闻:华西乳业将新收购的牛奶倒入下水道,已经持续了1周。

这件事也让人们想起了那些接连不断的相关报道。比如海南的收购价格一再下降,1斤牛奶的价格还不如1瓶矿泉水。最可怕的是,如果车站还是不收,卖不出去的奶农只好忍痛倒掉奶,有的干脆把奶牛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