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鞭炮是唐朝发明的,但盛产烟花爆竹的浏阳人认为是自己的同乡李益(江西上栗人)最先发明了鞭炮。
鞭炮的起源很早,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的时候,古人用火来烧竹子,使其发出爆裂声。这当然是民间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安泰的向往。南朝梁宗宗所作《荆楚纪年》记载:“正月初一,鸡鸣。”在法庭前放鞭炮辟邪。“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火里烧竹子。竹子在火中发出的噼噼啪啪的声音可以赶走妖魔鬼怪。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是最早的硝石鞭炮雏形。后来火药出现了,人们就在竹筒里装满硝石、硫磺、木炭燃烧,产生了“爆炸战”。在唐代,鞭炮被称为“爆杆”。莱芜《早春诗话》中有“新历只开一半,小院仍燃爆灰”之说,句中“爆杆”意为“鞭炮”。不同历史时期鞭炮的叫法不同,名称也从鞭炮、爆杆、鞭炮、炮发展到鞭炮。
关于鞭炮的节日
农历正月十九,射猎节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温明村瑶族同胞的重要传统节日,地处岭南腹地,四面环山。农历正月十九,地处岭南腹地、群山环抱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温明村的瑶族同胞,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射猎节”。
到了射猎节那天,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会早早地聚集在村子里,唱着瑶歌,打着长鼓,燃放鞭炮,热闹非凡。此外,当地每家每户都要举行宴会,免费招待外宾。谁的客人多,谁就更开心。在这里,独特的瑶族习俗和神秘的瑶族文化得以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