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的哪些书对做人有启发?

摘自南《论语》、《中国文化漫谈》、《历史经验》等。

1,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天下坦荡;技能在手,可以身在其中,思维在脑中,从容过日子。读史三千年,无非是名利;九万里悟道终至诗酒田园。

2.读书是为了理解,不是为了谋生。

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学习?传统上最正确的答案就是“读懂”二字。讲道理就是先明白做人的道理。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再说一遍:是为了做人,不是为了活着。因为“生活”的意义就是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如何维持自己的生活,同时,让每个人都有更好的“生活”,过上舒适幸福的生活。

这都是在“阅读理解”之后。因为“智慧”和“知性知识”的发展,很容易理解“谋生”的“技术”,各种有益于“谋生”的“知性知识”也属于“阅读理解”。明白了“人伦”之道,当然也是必然。可惜的是,现代人所知道的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我们想让孩子读书、学习、接受教育,只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有一份好的职业、高薪,或者赚很多钱,过上好的“生活”。

3.多为别人着想。

凡事要客观,让他想到我想要的也很重要。有些人常常对一件事的处理不开心,不满意。说实话,我们自己处理的话,不一定比对方好。问题出在我们人类的心理上,有一种天然的要求,就是别人可以完美;求朋友,求下属,求军官,希望他没有缺点,一切都好。但是别忘了对方也是人,既然是人,就有缺点。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期望别人好是绝对自私的,因为对方的完美是建立在自己的看法和需求上的。我觉得对方的错误其实只是因为违背了我的看法,是基于自己的需要或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