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因的答题技巧
历史原因的答题技巧如下:
1.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思考其历史背景、条件、因素、基础和原因。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内容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政治根源(原因)是什么、根本/主要/直接原因是什么来回答。
(2)政治内容可以从政局、制度、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等方面考虑。
(3)思想文化的内容可以从意识形态、科技教育等方面考虑。
2.一般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个不同的问题。背景的范围最广,原因或条件是背景的一部分。条件更注重客观,原因更注重主观。共同前提既是原因又是条件。导火索是直接原因,不是条件。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1)主观原因:(主观意识的原因)一般应从领导某一事件的阶级或阶层的主观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事件的发起、参与者内部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来思考。
(2)客观原因:指与主观原因密切相关,但不受主观意识影响的原因。一般来说,要从自然、社会环境、外部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思想因素等方面去思考。
(3)原因的广度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原因:偶然性因素(导火索、借口等。)直接触发事件。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客观因素。
(3)根源:政治层面的根源从经济层面开始;生产关系层面的根本原因始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层面的根本原因是从经济基础开始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因始于社会存在;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从内部因素开始的;属性相同的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从历史规律出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