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运河变成一首歌

今天的跑步距离是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行至杭州东站。起点处的浙窑公园原名石祥码头。清末,运河对岸的北辰造船厂就在河对岸,不知有多少路过河面的货船被修得叮当作响。

高亭的雪是北星阁边上的一个景点。看到了景区的牌子,没看到高亭山,更没看到亭子上的雪。由于排名牛皋是杭州人,我只能模糊地猜测,高亭山的名字应该与牛皋有关。

往南跑到陈宫桥,运河广场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陈宫桥旁的石碑被称为运河的南端,牌楼上的一副对联“吴钩隋曹三朝大格局,一江五河六省千里通衢”,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描述了大运河的深远。

跑回去一遍又一遍的看运河的故事。牌楼东边的运河广场,是一个热闹的商业圈。昨晚在商场门口跳舞的年轻人和今天早上在河西岸的老人练了他们的红歌* * *也没有违和感。陈宫桥有一个水上巴士的候船亭,几个对时间要求不高的老人在那里等着去武林门的船。

我在胡大路这里看到一个简介,从清朝开始,在水上设立海关,在路上设立检查站,向过去的商人收税。由于经济繁荣,这里的税收相当惊人,是大清帝国税收的重要来源。

往南走,直到遇到胜利河,一条从东边流入运河的小河。想想就在上游的红旗河。你会对那个革命时代留下的印记深感痛心,大运河的魅力也是如此。短短几公里就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这是一段很长的路程。

胜利河边的美食街是游客的旅游美食。河边的付逸仓库是清朝以来官台合作修建的粮仓。当时规模宏大,战略意义深远,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天下粮仓”。这个仓库又穿越了几千公里。

季翔寺是我运河之旅的最后一站。新建的寺庙感觉像初唐的建筑风格。据说这是大运河离开杭州的最后一座寺庙,也是我跑运河的最后一座寺庙。如果浪继续下去,我会赶不上火车(捂脸)。

顺流而下,不时有货船沿河缓缓前行,一个大叔在货船里并不舒服的甲板上闲荡。有个大姐趁着太阳还不错晒床单;船边有个阿姨在洗早饭用的锅碗;还有强壮的工人停泊在岸边等待装卸拆迁渣。他们拆的房子将来应该是仿古运河景区,就像大兜路、小河直街的茶楼、民宿或者各种特产店。慢慢驶过的游船多了,船上的人喝茶看两岸,我们看着彼此的风景。我总是幻想这条河上会有一个时间的虫洞。这些船只驶入通州,是千年前的隋唐或是千里之外。另外,当我们在那个平行空间再次相遇的时候,也许彼此并没有那么遥远,但是我们有着在另一个时空相遇的那份恩情。

就这样,我慢慢地跑,只跑了岳炮圈内四公里就跑进了运河之歌。这首歌随着河对岸大妈的广场舞和歌声成为了日常。感觉河西岸是更朴素更真实的居民区。这次没时间感受了。下次我会在另一边放另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