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代中国湖湘地区的政治人才如此之多?
岳麓书院的大门上,有一幅对联“唯楚有才,兴于斯”。应该说是描写了千百年来湖南人才辈出的盛况,尤其是近百年来,湖南人在历史舞台上演了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大戏,以至于出现了“湖南人不倒,中国不倒”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有失偏颇,但确实表明了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启祥教授说:“自清代以来,湖南人才辈出,成就举世无双。”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先后出现了五个重要的人才群体。一类是鸦片战争前后的才子派,以名臣陶澍、何长龄、唐鉴、李兴元、劳重光,著名学者思想家魏源、唐鹏等为代表。另一个是19五六十年代的湘军集团,即咸丰王朝,主要代表人物有曾国藩、胡林翼、左、和。三、19年底,即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谭嗣同、唐、熊希龄、皮。第四,20世纪前十年,即清末民初,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有仁人志士,有黄兴、宋、陈天华、蔡锷、郁志摩、刘、、、姚鸿业、、、焦大丰、陈等。第五,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派主要有、、蔡和森、彭、李富春、贺龙、任、胡耀邦等。
湖南人才多,原因如下:
第一,元末、明末、清初的两次大移民,更新了湖南省的人口素质,带来了移民的一切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并通过与少数民族通婚,吸收了苗、瑶民族坚韧勤劳的习惯,从而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外省的特殊民风:淳朴勤劳,精力充沛,勇猛好斗,霸气十足。在这种民俗的影响下,学生和学者们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士气风格:淳朴不奢,做事勇敢,锐意进取,满腔热血但又敢作敢为。
湖南特有的民风和文人习气被称为“骡脾气”,意思是“能吃苦,但能耐得住烦和骄”。既有马的刚毅,又有驴的耐心。有了这种性格,种田不怕苦,汗水有回报,读书不怕苦,写作总能成功。
第二,湖湘文化的熏陶为湖南近代人才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船山在衡阳生活了40年。他著书讲学,吸收各家学术之长,提倡实学,主张经世致用,对湖湘文化影响很大。湖湘文化作为湖湘学派的传承,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它不拘一格,崇尚实用,强调爱国。岳麓书院作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千百年来培养了一大批能济民的人才。书院前门说“楚数千年始源于此”一点也不为过!近代湖南的几个人才群体都表现出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这是湖湘文化的精神特征。
湖湘学派一直以“济贫”、“传道授业解惑”为宗旨,湖湘学者可以“重视经济之学”,并尽力付诸实践。明清时期,王夫之直接接受并发扬了实践湖湘文化的传统。嘉道年间,何长龄、魏源提倡经世致用,按照“以实干办实事,以实干办实事”的原则,对治理、钱粮、河道工程、盐课、农田、仓储、边防、刑事政治等方面的奏折文献进行了分类编辑。清初以来,即称为“御经编纂”,以128。受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左自小立下经世致用的志向,并自撰对联:“吾无半亩,心忧天下;读万卷书,与古人交朋友。“曾国藩早年也以拯救世界为己任。他本人非常重视“经之学”,“心学而方,左图而右书,钩而校不卷,山川险要,江河水利重要,详求折中”。他注重实际学习,但他的志向很高。他在青年时代就提出:“君子之志也,为民之事,有内圣外王之业,然后不计较父母之命,不愧为天地完人。是学风让湖南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树立起研究世界的志向,投身于研究世界,培养世界的人才,成就世界的事业。
重教轻学的趋势异常强烈,促进了湖南教育的快速发展,为湖南的学士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中叶以后,岳麓书院在罗甸、欧阳等山中领袖的主持下,成为湖南人才崛起的大本营。陶澍、魏源、曾国藩、郭嵩焘、左、刘融、胡林翼、唐、陈天华、杨昌济等都曾就读于岳麓书院。戊戌变法期间,湖南建立了时事学校和大量社团,成为培养人才和讨论知识的场所。林桂、蔡锷、秦立山、范远莲、杨树达等湖南名人都是时事学院的学生。20世纪初,湖南大力兴办新式学堂,逐渐形成了伊势、长郡、雅礼、周南、广益、楚益、明德等一批名校。、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罗学赞、、李、李、夏、任等都是从这些名校走上革命道路的。
重视教育和学习的风气也促使湖南在清末民初的留学热潮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02年,湖南抚远首次派出12名学生赴日留学。此后,官方和私人费用均已支付,并由湖南留日学生总数的11%支付。五四运动后,留法勤工俭学兴起,第一批留法学生89人,湖南籍学生43人。截至1920年底,湖南留学人数为364人,占法国留学人数1576人的22%,仅次于四川。蔡和森、李、向警予、李、李富春、蔡畅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是从这些留法学生中脱颖而出的。
第三,政治精英相互扶持,形成范围相对集中的人才圈。其实每个朝代,每个世代,人才都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了实力和机遇,人才也需要伯乐。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往往是从那些已经成为人才的人和熟悉的人开始的。这样,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就会形成一个人才链,这个人才链会逐渐扩大,逐渐增加,就会形成一个人才群体。曾国藩在这方面是最典型的。被他推荐到朝廷并得到重用的人才遍布天下,不计其数。他特别注重从同乡中选拔人才,认为“同郡之人好相处”,也注重从学生、亲戚中选拔人才。这叫“打虎兄弟,斗父子”。据萧一山《清代通史》记载,湖南中兴有87人,曾国藩故乡湘乡有36人,占41.4%。据研究,近代湖南军政人才的大量涌现也呈现出三种规律性的群体现象。一是一个地方名人辈出,形成人才发源地的四大核心区域,即长沙、湘潭、湘乡、宁乡。这些核心地区人才济济,英雄辈出,造就了毛泽东和刘少奇。浏阳有大量革命家,平江有大量军事将领,醴陵有100多位著名人物。解放军254人,其中平江、浏阳14人。一场大的革命运动往往会产生许多革命者。
第四,近代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为湖南军政人才提供了现实舞台。湖南近代人才集中在军政领域,企业家很少。根本原因是现代社会充满了内忧外患,迫切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大规模内战、民族战争此起彼伏,湖南军政人才的崛起恰好满足了“乱世出英雄”的时代需求。换句话说,近代中国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改变这种社会现实,需要一大批异地英雄。有志气有能力从事政治军事活动的人,会有广阔的活动舞台和脱颖而出的机会。都说时势造英雄。人的成功需要环境和机遇。贾岛时期的陶澍、何长龄、魏源等提倡经世致用,在思想上、学术上影响了一大批湖南学者。然而,正是太平天国运动为湘军人物的崛起创造了机会。湘军的成功改变了湖南人的职业观念。"人们倾向于待在家里吃草。"很多青年学者都愿意参军建功立业。湘军时代长达30多年,甲午战争以一句话为标志。同时也成为了湖南人寻求改革变革的契机。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鼓励学生留学,湖南青年纷纷出国。随着反清革命运动的兴起,湖南的有志之士才得以在这一觉醒事件中率先垂范,成就了反清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功勋。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局依然动荡。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土地战争、抗日烽火、解放战争,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才群体的产生创造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