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产业链党支部?

今年以来,思南县围绕“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产业+基地+农户”的思路,创新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产业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发展优势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

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结构多样化、经营逐步产业化的特点,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党员按行政区域设置村党支部的形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客观上造成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错位,无法有效管理党员,出现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针对农村基层党建的实际,确定了“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产业+基地+农户”的活动载体,适应了农村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效拓展了基层党建的领域,延伸了党建工作的触角,消除了党建工作的“空白点”,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一线得到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基本准则

一是分门别类设立组织,实现党员管理全覆盖。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党员作用,该县根据党员居住区域、就业性质、能力爱好,结合党建工作实际,按照“产业发展到哪里,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延伸到哪里;专业合作组织(协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服务就跟踪到哪里”。支部建在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上,党组建在致富项目上,党员示范岗建在创业上,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一线得到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塘头镇在塘桥社区成立塘桥村党支部,下设农、商、融三个支部。打破地域界限,将在一、二、三街组从事商业贸易、农产品加工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党员纳入经营支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汤头镇八角村成立八角村党支部,从事果树种植经营、大蒜辣椒种植的青杠坝组和江口组党员全部编入新农村建设支部;八角村老年协会、青杠坝农村文化宣传队党员编入文化支部;八角组、上寨组党员将全部并入养殖支部,理顺组织关系,定岗定责管理。

二、专业合作组织要建分支机构,帮助农业和工业办好致富路。在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上建党支部,就是在协会党支部的领导和指导下,以农民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产业合作组织(协会)为载体,以富民为目标,通过抓合作组织(协会)和带动农民,把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的大众化、市场化的经济优势结合起来。汤头镇姚敏村农民张少军高兴地扳着手指头算账:“我家把4亩地租给华丰果疏专业合作社,租金1.200元。我在合作社的基地工作,工资1000元。同一块地的两份收入加起来比以前强多了。”

三是优惠政策作为保障,协会撑起一片天空。一是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县委、县政府研究下发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该县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县财政预算每年300万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推广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机制活、技术新、效益好、带动力强的农民专业经济协会示范经验,引导和带动不同行业的专业协会向同一个方向发展。二是确保技术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产业链党支部书记、产业党员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经纪人、党建指导员的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组织推广“订单生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生产模式,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带领农民致富。县far教育办公室为华丰、荷叶和其他果蔬合作社提供设备。县农业局派农艺师到合作社专职搞技术帮扶。县畜牧兽医局技术干部与养殖场、养殖协会、养殖大户结对,形成“一对一、一对一”的技术服务。* * *党员蔬菜生产大户张云学说,“去年种了0.9亩露地茄子,亩产1.4万斤,收入9000元。今年在李()教授的技术指导下,露地茄子亩产达到1.6万公斤以上,亩产值超过1.1.000万元。

探索和有效性

一是创新组织设置,开展行业党建工作。在党建过程中,以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为切入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有利于龙头企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又有兼顾让群众享受发展成果的理念。先后建立了华丰果树等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25个,注册资金3272万元,党员6207人。其中有8个合作社,成员超过65,438+000人。目前,2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总资产3500万元,成员12800人,农户8100人。把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协会)、产业、基地、农户串联起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产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实现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第二,构建制度推进标准化,丰富工作内容。推进行业党建,不断巩固党在行业的政治核心地位,制度规范是前提,职能职责是基础,工作内容是载体。我县成立产业链党支部后,明确了产业党支部的职责和任务。乡镇党委采取“参与不干涉、指导不领导、协助不安排”的原则,指导行业党组织建立信息交流、信息通报、党内生活、联系群众等工作制度。建立民政、农办、农业等部门和各产业链乡镇党委、党支部书记参加的产业党组织联席讨论制度,明确讨论重点,实行季初讨论、季中解决问题、季末讨论,积极寻求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形成主导产业和优势项目,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长坝乡石林茶叶合作社在鸡公岭茶园基地套种麻辣珠100亩,共销售麻辣珠5万多斤,收入约7万元,纯收入4万多元。目前,合作社已与凤岗果蔬合作社签订辣椒种子购销合同2000公斤,计划20100年推广种植1000亩热珠,带动全体社员增收致富。

第三,理顺组织关系,定岗定责。加强组织管理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增强产业党组织驾驭市场、发展经济、服务群众能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首先是理顺组织关系。在组织管理上,产业链党组织由乡镇党委管理。在党员管理上,鼓励党员、产业链将其组织关系转移到产业链党组织,参与产业链党组织生活,重点管理产业党支部。不想转的,可在原行政村党支部保留党组织关系,参加行政村和产业链的党组织生活。二是定岗定责的管理。按照“在产业链上建党支部,在致富项目上建党小组,在创业岗位上建党员示范岗”的思路,根据每个党员的特长和爱好,结合行业实际,对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运输、金融经纪等岗位,已设立,制定了岗位职责和目标,开展了“建设科技产业示范园区、高效种植产业基地、丰富党群链条”活动。在专业合作社(协会)党支部的带领下,目前,集优质高效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果业综合开发、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吴江特色产业经济带”已初见成效。

第四,创新产业发展方式。激活农村经济。我们从促进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同时,在产业党支部开展了“学政策理论、学实用技术、学管理、争做贴心人、争做致富带头人、争做产业带头人”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2008年,该县合作社总产值1981万元,合作社利润51.9万元;农民直接从土地流转中获利811万元,630名农村劳动力在合作社工作8个月以上,打工收入403.75万元。土地流转后,合作社种植(养殖)面积28550亩。同时,全县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大户1714户,其中50亩以上种植大户980户,养殖大户33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