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区历史

铜雀区,因铜雀渡口而得名,历史悠久。根据1、1、9980年4月第9630号主席令(1979年9月26日公布),吕梁金洞、1号尚道洞、尚道洞、东本洞、黑石洞、大方洞、新大方洞、怡园洞、铜洞从关悦区分离出去。5月1988,根据4004号法(4月6日公布)升格为自治区。

流经朝鲜半岛中部的汉江哺育了朝鲜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化的源头。尤其是汉江下游地区,土地肥沃,自然风光优美,自公元前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它物产丰富,是国家的中心。作为与中国的交通枢纽,这里已经成为朝鲜民族的中心舞台。据《一观东方之地》记载,曾是百济发源地的汉江下游,被高句丽长寿王占领(475年)占领,以吕梁金为界,西有光明城,环瓦怒族郡,东有国源安阳城,下有莉姆郡。三国统一后,浣发奴县改名为古浪县,莉姆县改名为利津县。“古浪”是指盛产粮食的农业区,“利津”是指盛产栗子的地区,渡口村就形成在吕梁津周围。

高丽时期,古浪县改组为耀州,利津县改组为周国。之后宪宗建立9年(1018)。作为中央集权的一部分,耀州归安南都督管辖,光州牧归光州管辖,但一直是地方势力统治的自治县。

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与诺德河(汉江)仅一河之隔的铜雀地区成为连接三南地区与首都首尔的门户。修建了铜雀渡口和诺德渡口。随着人员和物资交流的日益频繁,不仅以渡口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而且成为了军事重地。肃宗三十九年(1703),甚至建立了没有卫生营的营地。

从行政区域来说,虽然唐太宗16 (1416)有所变动,完善了地方制度,益州改隶剑川郡,周国改隶郭川郡,但正祖19 (1795)是开始。

为了每年祭奠水原仙龙园,孝宗动员全国各地的船只在汉江渡口搭建浮桥,在军士的护卫下出行,举行盛大的国庆。在当时的诺德渡口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山洞,建立了负责浮桥工程的浮桥大使和供国王临时休息的龙船亭,重修了吕梁金至水原的道路。

到18世纪末,随着自由工商业和流通经济的发展,以汉江为舞台的姜尚变得非常活跃,首尔的人口也急剧增加。从水原到首尔的路边和铜雀渡村非常繁荣。

甲午战争后,原来的8道制改为23道制,以江城八吉为界,分别隶属仁川县郭川郡和始兴郡。日据朝鲜后,与现在的关悦区、永登浦区一起隶属始兴县,1936并入京畿道永登浦派出所。

光复后,始兴、金浦、富川三县的一部分并入永登浦区。1973年,关悦区从永登浦区分离出来时,铜雀区属于关悦区。4月1980从关悦区分离出来,建立了铜雀区,正在发展成为一个美丽而活跃的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