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是什么时候起源和蔓延的?

社火,也叫“玩社火”,是一种传统民俗节目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包括舞蹈、杂技、杂耍、武术、鼓乐等。,是群众在新年庆典和庙会上自娱自乐的民间歌舞技艺活动的总称。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是继承秦汉数百个剧种逐渐发展起来的。借助各种道具,演出以场景变化、引人入胜的高潮铺垫、活泼热烈的祝贺、欢快活泼的打击乐和架子鼓伴奏、自由自在的表演程序提前安排。

起源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的民间自娱活动。它来源于对远古土地和火的崇拜。社会,土地神;火的始祖火,就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耕文化著称的中国,土地是人们立足之本,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火是人们烹饪食物和取暖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古人以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视其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圣物而崇拜,从而形成了尊火观念。古代对土地和火的崇拜产生了祭祀社火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社火祭祀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成分,成为一种规模较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

历史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习俗,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原始宗教信仰,是古代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代人们用来崇拜上帝的宗教活动。“社会”是土地之神,“火”可以驱邪避难。祭祀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

“社火”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东京梦中国》第八卷记载,6月24日,欢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的露台上有音乐棚,有“露台上的社火”。汉魏南北朝、隋唐至南宋时期,皇城除夕仍有大傩仪,后来逐渐被社火取代,融于其中。可见宋代民间社火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当时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参军、民间杂技等构成。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村社组织举行节日和迎神比赛,有爬杆、跳跃、跳绳、相扑、击鼓、唱歌、斗鸡、乱说、杂耍、商业拼图、和盛、乔氏筋骨、乔氏相扑、浪子、杂剧、学像学生、飞刀、假扮学生等。表演社火的时候,面膜必不可少。第一天晚上,人们小心翼翼地画出各种各样的脸,以便第二天能在舞台上表演。

据陕西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领兵伐倒,大军行至麒麟山脚下,却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也顾不上了,让士兵们戴上魔将的面具上阵喊虐。他们都很可怕,很凶猛,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文大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这件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追鬼的民俗,并逐渐融入社会大火。学术界普遍认为脸书的起源是周秦时期的傩舞。傩是古代的一种宗教仪式。“傩”原本是传说中的神鸟,后来被拟人化,成为祭祀表演。傩舞是周代以傩祭为基础的宗教舞蹈,傩的显著特征是戴着面具载歌载舞。巫师戴着刻有图腾的面具,把自己打扮成神。巫师一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成了“神”。面具在这里起到了人神转换的作用,是巫术不可或缺的道具。

这种习俗在今天的社会大火中依然存在。宝鸡地区的传统社火,在演员“开脸”之前,可以说说笑笑。一旦“开脸”,就不是自己了,不能随便说话。这也是原始巫术的遗留。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代保存下来的社火被整合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其表现形式也日臻完善,注入了民间传说、戏曲故事、英雄人物等元素。宝鸡市陈仓区村民表演的核心社火,将一根2-3米高的钢筋固定在一个平台上,用彩纸在钢筋上做出老虎、棉花、云朵等各种物体。少男少女们身着古装扮成戏剧人物,在钢筋上摆出各种造型。

延续了几千年的社火,已经成为陕西宝鸡每年正月的重要文化习俗。宝鸡也被称为“中国社火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