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讲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高雅的歌曲很少有人唱――要如此高雅,以至于很少有人能欣赏或理解
qǔ·加奥·埃居
【解读】旋律深刻,能跟着唱的人少。老手指难找。现在比喻演讲或作品不流行,很少有人能看懂。
【出处】战国楚宋玉《问楚王》:“招徕商贾雕羽杂征者少,属国者和。就是它的音乐高,和声稀。”
高雅的歌曲很少有人唱――要如此高雅,以至于很少有人能欣赏或理解
宋玉,战国末期楚国的一位作家,是伟大诗人屈原的学生。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他担任“文学侍从”。据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漂亮,是个诡辩家,嘴巴很厉害。
有一次,楚襄王对宋玉说:“听说很多人对你有意见。你有什么不当行为吗?”宋玉没有检查自己,但回答说:“有一个歌手在我们首都(杜英)的中心广场唱歌。最早的歌曲是《李霞》和《巴人》。当他唱歌时,成千上万的听众齐声歌唱。后来唱了《阳春》《白雪公主》。这时,只有几十个人能跟着唱。最后,唱比较高级的歌的时候,只有少数人会跟着唱。可见‘其曲高和寡’(曲调越深,能跟合唱的人越少)。”
宋玉的回答,他还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答文》。这篇文章收录在南北朝梁昭明王萧统编的《文选》中。《李霞》、《巴人》是流行的民歌,《阳春》、《白雪公主》是比较深刻的音乐。宋玉的本意是想说,因为他的人品高超,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他,也无法和他相处。这个成语是由宋玉的一句“曲高和寡”简化而来的。
东汉时,黄琼骄横自立,深居简出。“老师”古力写信劝他:“常言死者易破,明者易污”。春之歌,和声必少,名气之下,当副手真的很难。”(哎,形容高;明亮,形容为白色。高的东西容易碎,白的东西容易脏。调子太高,欣赏者肯定不多;名气太大,实践中很难与之匹敌。古力劝黄琼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这样就会脱离群众和实际。其中“春之歌,和将寡”一句,意为“曲高和寡”
所以这个成语很少作为褒义,一般是作为贬义词,形容一些装腔作势、脱离群众的自命不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