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
2.农民不能自由处置土地,这限制了他们选择工作的自由。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难,农业生产长期成本高。
4.家庭小块田地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提高。
5.小家庭田地的分散经营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成本。
6.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缺乏规范的法律保障,制约了农民通过土地经营增加收入的能力。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扩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创农村发展新时代
定额生产不仅调动了农民的工作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
詹告诉记者,他承包前集体劳动时,每天早上都要吹哨子通知大家开工时间到了。
但是有时候吹两三次连个人影都看不出来。
承包到户后,根本不用吹哨子。许多家庭在黎明前下田拔草施肥。有些人甚至抱着“你比你早”的心态和对方一起努力,田间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也格外用心。
同时,定额生产也给了农民农业生产的自主权。
种什么作物,选什么品种,种多少,怎么种,都由你决定。
曾在当时镇江下辖的溧水县洪兰镇组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的唐告诉记者,除句容天王外,镇江区委还要求其他县市选择一个乡镇进行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累了宝贵经验。
1982 9月7日,句容县桥头镇召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动员大会,区、县、乡、村四级干部参加。地委书记王艺翔亲自作了动员报告,正式发布了农村改革的动员令。
长期在农业生产一线工作的邵、唐等老人清楚地记得,那次会议规格之高、影响之广,终生难忘。
此后,以“集体所有、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市大力全面推行。
到1983年底,全市已有16881个生产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队总数的99.7%。
同时,针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户生产存在的困难,如老弱病残家庭耕地耕种、拖拉机仓库等不可分割的集体资产使用、孤寡老人供养、春秋品种统一布局、国家统一定购粮食等。
统一一些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农田基础设施问题等。在广泛调查研究和试点的基础上,我市探索制定了统分结合的“八统”机制,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集体服务,使农民的积极性和集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这些做法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被中央推广到全国。
说起这个,曾经在武进罗xi镇参与“八统一”探索调研的唐,至今仍很自豪。
时任镇江市农委经济管理科科员的邵告诉记者,农作物生产承包取得初步成效后,立即扩大到林、牧、副、渔副业农场,包括社会队,使“包”字上山、下水,荒山、滩涂开发承包也有了新突破、新发展。
全市2月份造林荒山1984 14万亩,其中承包到户78.2%,承包到组21.8%,承包到户22万亩放养水面89.2%,承包到户516万亩荒地42.4%。
当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5.62亿斤,创历史新高,比1978净增5.84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