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的起源?

山茶花,又名茶花,耐寒,古称海石榴。它是一种常绿灌木或乔木。山茶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名花之一。因其优美的株形、鲜艳的绿叶和五彩缤纷的花朵,为世界各国园艺界所珍爱。

我国茶花的栽培早在隋唐时期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亭台。到了宋代,茶花的种植越来越普及。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香欢呼十里寺,蜡前景色为春”的诗句描述当时成都刘海寺茶花盛开的盛况。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王的《花谱》和蒲的《茶花》都对茶花有详细的描述。七世纪,茶花首次传入日本,十八世纪以来,茶花多次传到欧美。

山茶花在园林中应用广泛。山茶花冠彩,叶绿,花大而艳丽,花期长,值得在冬末春初盛开。江南一带可在园林、花道、假山或草坪、树木中丛生或散生,点缀风景。也可作为山地茶园种植观赏。茶花在北方宜盆栽装饰厅堂、会场,效果更佳。而且山茶花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吸收能力很强。适合工矿区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