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满族有多少历史?
满族在家尊老敬老,要求三天小平安,五天大平安。请致敬。男人有“打招呼”“打一千个孩子”“磕头”“打招呼”。女人和男人一样磕头,有三个,六个,九个,但不站起来,垂下手。正常交往中,男性“拥抱问候”“擦肩而过”;女人做“牵手礼”“举手礼”。满族人忌伤害乌鸦、喜鹊、狗,有尊重乌鸦、喜鹊、狗的习俗。满族祖先实行火葬。到了乾隆年间,由于战争的逐渐平息和汉族的影响,火葬转为土葬。
娱乐活动
满族最传统的节日是金投赏节,也就是农历十月初十。1635年10月13日,皇太极颁布法令,废除女真旧姓,以满洲为姓。现在这一天成了满语命名纪念日,“授金”在满语里是“出生”和“生机”的意思。其他节日大多与汉族相同,具体形式有所不同。
新疆满族继承了祖先狩猎的传统。每年秋冬,八旗驻防官兵都要举行狩猎的传统。每年秋冬,八旗驻防官兵举行狩猎,称为“围剿”。它不仅是一项生产活动,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和军事训练项目。其他娱乐活动包括踢头、拉首陀罗、改变紧张、绕城跑、老鹰抓小鸡。
满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肃慎人是满族最早的祖先。汉代称之为“楼”,南北朝称之为“不要侥幸”,隋唐称之为“末路革命”、“左路革命”,辽宋元明称之为“女真”。长期生活在长白山、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以东的广大地区。16世纪后期,努尔哈赤崛起,部分汉人、蒙古人、朝鲜人与女真为主体融合,形成新的* * *同构——满人。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语是参考蒙古语字母在16末尾创建的。后来我们在借用的蒙古语字母上加了“圆”和“点”,称为“带圆带点的满语”或“新满语”。清朝以来,大量满族迁居中原,与汉族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满族人逐渐使用汉语。
满族主要从事农业。居住在分散城市的满族人大多从事工业和文化科学。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满族同胞为祖国的建立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芒市歌舞
满族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隋朝满族先民(葛末)和(左葛谢佐)派使者到长安见隋文帝。“高祖(文帝)前不遗余力使宴,使者及其弟子舞之,一波三折。”(莫哥)和(左哥谢左)的女真后裔有这样的习俗:女子成年后,为了寻找伴侣,要歌唱自己的身世、美貌和技艺。努尔哈赤崛起后,也继承了满族歌舞的传统。在节日、庆典、婚宴、探险、胜利、生日、祭祀等期间。,我们应该喜欢唱歌和跳舞,其中“芒市舞”是最具代表性的。这种民间舞蹈多在除夕和喜庆的日子里跳,一袖在额,一袖在背,盘旋摆好姿势,两人一组跳舞,还有人拍手唱歌伴鼓。进入宫廷后,芒市舞由自娱性舞蹈变为表演庆典性舞蹈,更名为青龙舞,场面壮观,规模宏大。经常有60多位音乐家,65,438+03歌手,58位舞者演奏琵琶,三弦,西琴,筝。服装上有严格的规定,如伴奏时穿石青袍加豹皮袄,伴舞时穿绣花袍加豹皮袄,伴舞时穿黄漆皮袄、黑羊皮袄和皇家服装。还戴着各种面具,做骑马和射击。这种舞蹈是由满族狩猎和军旅生涯演变而来的。此外,还有“野人舞”、“李芬大妈舞”、“童子舞”、“秧歌”和“萨满舞”。
满族民歌也丰富多彩,有劳动歌、山歌、山歌、儿童游戏歌、情歌等。满族人是在母亲唱的《游车歌》中长大的。“巴布哇,俄罗斯!优优,巴布哇……”这首歌代代相传,家喻户晓。满族民歌也很有特色。比如婚宴途中的“官吹”,婚礼仪式中唱的喜歌《拉从起》,葬礼仪式中的哀悼和大量祭祀歌曲,都非常感人。满族民歌大部分是五声音阶,结构简练,旋律流畅,感情真挚。
至今,在爱辉等偏远的满族聚居区,仍保留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歌舞。与此同时,这一灿烂的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关注。经过挖掘整理,大胆的空间舞又重新登上了舞台,开创了满族舞蹈艺术的新纪元。
谈论旗袍
旗袍是现代流行服装之一,在国际服装橱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旗袍是由古代满族服饰演变而来的。旗袍在满语中被称为“易捷”。古代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所穿的衣服。
清初的服装款式有几个特点:无领、箭袖、左开衩、四开衩、束腰。箭袖是一种窄袖,袖头呈半圆形,形似马蹄铁,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抬高,狩猎行动时放下,遮住手背,冬天可以御寒。四开衩,即袍边开衩至膝盖。左腿和腰,紧身保暖,一束腰带,遛猪的时候,可以把干粮和器皿放到前面。男袍多为蓝色、灰色、青色;妇女的旗帜大多是白色的。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收腰。马甲有一对翻领、一个扭翻领、一个琵琶翻领和一个直翻领。穿个马甲,骑个马,很精干利落。
满族南迁辽沈,入主中原后,与汉族结合,受汉族“大领大袖”服饰影响,由箭袖变为喇叭袖,四开衩演变为左右开衩。到了20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筒式长袖长袍。女式旗袍下摆至(左骨右躯干)(小腿),绣有花卉图案。男士旗袍下摆及脚踝,无装饰。20世纪40年代后,由于国内外新时尚的冲击,满族男子旗袍被废弃。摒弃女装旗袍从宽袖到窄袖,直筒到紧腰,臀部略大,回收下摆及踝长逐渐形成了今天各种注重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之美的旗袍款式。由于旗袍非常适合中国妇女的身材、贤惠的性格和民族气质,这种起源于满族的传统服饰逐渐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宝库,受到国内外妇女的青睐和欣赏。
风味bobo
波波是满族人平时和节日的主要食物。这蛋糕是用糯米做的。有豆面饼、苏叶饼和粘饼。豆面饼是将大黄米、小米磨成细粉,再加入黄豆粉蒸熟而成。这种蛋糕是金黄色的,又粘又好吃。苏叶饸饹是用粘粘的高粱面糊和豆沙做成的,再裹上苏叶蒸熟。它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和独特的苏叶风味。粘糕、饼用大黄米浸泡后磨成面粉,在黄麦中间加点豆瓣酱蒸熟。这种蛋糕可以油炸或蘸糖吃。既香又甜。
满族的糕点非常耐饥,携带方便,风味独特,至今仍是相当受欢迎的食品。
酸汤也是满族的传统食品。它是由玉米粉发酵制成的。先将玉米用水浸泡,磨成水面,然后用布袋去渣,将水面放入桶中发酵。酸了就用漏斗或者机器挤成面,煮熟。有时发酵过大,略酸,故又称“臭饭”。在辽宁被称为“左火右叉”。东北城乡,还有一个“左火右叉”分馆,专营“臭米饭”。
萨其玛是中国著名的满族糕点。它的前身是满族传统糕点——搓包包。制作面团,先将蒸好的米饭放在打饼石上用木锤反复打成面团,然后蘸黄豆搓成条状,煎好后切成片,再配上一层厚厚的熟黄豆即可食用。搓饼是过去满族的重要祭品,所以又叫“打饼牡丹条”。后来把煮好的豆粉换成白糖,就成了“糖包”,改名为萨其玛。人们也称它为糖膏蛋糕。这种蛋糕色、香、味、形俱佳,深受人们喜爱。
满族糕点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金黄的小笼包,香脆的煎饺,软软的泥水淋饼,精致的大盆饼。此外,还有金丝饼、太阳饼、凉饼、酒饼、春饼等等,都是满族传统风味。
“出家”的习俗
满族称婴儿的出生为“落草”。女人临产时,把炕扫一扫,放一块石头在上面,炕上放些稻草,在草地上生下孩子,所以叫“落草”。这种习俗有着狩猎民族强烈的原始和粗犷的传统。干草可以防潮防寒。
如果生的是男孩,家里的前门会挂一个木制的弓箭,俗称“公子箭”。这不是真的弓箭,而是用红布包裹的树枝和三支箭做成的弓,祝愿孩子长大成名后成为一个骑射俱佳的人。如果生的是女孩,大门右侧挂一条红布条,象征好运。挂红布条逐渐演变成产房的标志。不允许任何人闯入产房,因为陌生人会把奶拿走,这叫“收奶”。如果有陌生人不小心闯入,他要做一碗汤送去,这叫“回奶”。孩子出生时,要先请一个能力大、性格好、长相好的人到产房,这叫“踩命”。都说孩子长大了谁踩谁就像谁。
孩子出生后第三天,请一位有声望的老太太给孩子洗澡。洗澡是在一个大铜盆里进行的,盆里放满了槐枝、艾叶和热水。老太太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给孩子洗澡。边洗边唱:“洗头做王子;洗洗腰,一代比一代高;洗脸,当知府,洗沟,当知府。”最后老太太用一根葱打了宝宝三下,说:“一打巧,二打巧,三打明。”打完架,孩子爸爸往房子上扔洋葱,亲戚朋友一起庆祝。
孩子满月后,将“公子箭”和挂在门上的红布放回原处,系在孩子的绳子上,放在西墙中间北侧的孩子的袋子里,旁边供奉着“佛母”,是保婴神。每到春秋两季,满族家庭都要祭祀佛母祈福。祭祀的时候,把儿孙们从神龛里拉到院子里的柳枝上。家中未婚男女和带着孩子的妇女在案前跪拜,众人跪拜。萨满将柳枝蘸水洒在孩子头上,让孩子在香盘前抽,以驱邪。然后他把孩子们绳子上的五颜六色的线拿下来,套在孩子的脖子上。三天后,把五颜六色的线拿回来,存放在孩子的书包里。因为五彩线叫“锁线”,所以这个习俗叫“换锁”。
满月后悠闲地骑行是满族人的传统方式。滑板车由薄木板制成,2米长,1。宽5米,两端圆,有底,船形。用四根绳子把孩子绑在横梁上,离地一定距离,把孩子放在娱乐车上。婴儿不哭的话哭着摇是很轻的。妈妈也可以做一些家务。满族家庭生了第一个男孩,休闲车是姥姥家给的。
为了防止孩子从休闲车上掉下来,同时考虑到孩子长大后射箭臂是直的,骑马腿的位置是正确的,所以用带子绑住孩子的手肘、腿膝、脚踝,让孩子只能仰卧。所以满族少年身体健壮,很少弯腰。满族人以扁头为美,所以一般会把小米或高粱当枕头放在孩子的头下,俗称“睡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