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历史建筑2010

我在广东生活多年,参观了大量的古村落。广州的黄埔村,佛山的松塘村,河源的林宅村,梅州的桥西村,惠州的范河村,江门的黎姿村,肇庆的李察村,清远的南岗瑶寨,潮州的龙湖古村,揭阳的泥沟村都很不错。有的历史悠久,有的人杰地灵,有的古建筑林立,有的物产丰富,有的物产丰富。

位于中山市南区的曹边村,是中山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之一,也是典型的侨乡。这里有古朴的瞭望塔和老房子,有残缺不全的水田和炮楼,有沧桑的古寺牌匾,有整齐的马史街巷,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村里有青翠幽静的森林,这些都让这里的风景格外独特。

曹边村是典型的岭南风格侨乡,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良好的文化基础和地域特色。挖掘和复兴其文化特色,将其建设成为中山最美的侨乡。保护和宣传地域文化,中山侨乡地域建筑示范村。

草边村被群山和稻田环绕,村民们过着悠闲宁静的生活。还弥漫着时间缓慢,时间停止的历史气息。尤其是桑子的华侨心,在村里留下了各种不可磨灭的印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闻讯而去的人纷纷前往观光。

该村梁书记介绍,曹边是(南区)梁家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据《象山县志》记载:“亮子窦良人原居燕甫里,即石头村,与沙雍有联系。宋朝出了三个乡贤,进士、比步郎、鄂州判齐。当他们做官后,他们建议建立一个县。他的后人孙一嘉喜是秀才,知道南康。元明时期,移民居住在北台、曹喜等乡镇有傅崇、丁寇两派,约1500人。记载中的小溪就是今天的草边。

住在象山石头村的鄂州征粮运粮官梁琪,可以说是象山县的始作俑者。县志载:“宁初为官,交通判官徐久,思设象山郡,事不成。”北宋熙宁初(公元1068年),梁琪退位归家。

当时中山属东关县香山寨,人口不断增长,垦荒扩大,“渔盐发达,有银矿之利”。元丰五年(1082),与广南交通判官许商议。他们两人联名上书朝廷,要求将香山寨升格为县,但没有得到宋廷的批准。绍兴二十二年(1152),陈天爵和姚孝子联名上书,建议设立象山为郡,最终得到朝廷批准。

梁琪的后人在梅岭南缘修建了曹边村,一条河流从北向南流经村西,连接北太涌和石齐河。它是古梅岭山区中部的主要水道,所以这个村庄最初被命名为“草边”。因“曹”与“曹”谐音,清乾隆初年改称今。其实曹边村和曹家没啥关系。上图,曹边学校的梁琪雕像。

在曹边学校梁书记的办公室里,我们还看到了梁琪的微型雕像。

位于村口的曹边学校是我们了解曹边的第一站。据梁书记介绍,曹边学校建于1929。它是一座两层的小钟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曹边学校成为了一座极富韵味的“中山历史建筑”。有资料显示,身在澳洲、扎根草边的梁冠昭、梁、梁、梁金伦,将从英国进口的“红泥”和钢筋运来,建造了这所工程质量优良的草边学校。

中山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尤其是近代,这与海外华人在国外赚钱回国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草边学校是中山华侨第一次捐资兴建的现代化学校。曹边的华侨爱国爱乡,不仅把外国的建筑特色带回了曹边,也带回了实用的现代教育理念。图为雨后的草边学校更加迷人。

曹边学校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它的外观是典型的西式风格,而中间的庭院则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如今90多年过去了,历经近百年风雨洗礼的老建筑结构依然完好无损。它以一种融汇中外的魅力屹立在曹边村,成为曹边村民的集体记忆。

曹边学校边上是古色古香的天后宫,是沿海地区常见的寺庙,供奉海神莫林,民间称之为妈祖。传说她从小聪明,熟悉水性,经常渡海救助遇险的船工和渔民;她还可以洞察风云变化,预测天气,告诉船夫是否可以航行,保护渔船和商船的安全。她被尊为女神。莫林死后,他被奉为神明,并设立神龛供奉,供奉妈祖。

天后宫边上是曹边侨联,再过去是一棵粗壮的老榕树(我们同行的朋友一起围过树干,围起来需要11人),根很深,树龄400多年。树下凉风习习,随时会有一些老人聚集在这里聊天、打牌、围坐。也是草边村的风水树和地标之一。

要说曹边村最著名的建筑,就属村口的老碉楼了,当地村民这样描述这座碉楼的来源:中山南部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清末民初有不少村民出国打拼。当时,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高倩树高高耸立,树叶掉落到根部。在海外打拼,积攒了一些钱回国养家养儿,安度晚年。20年代军阀割据,政府腐败,土匪遍地,恶霸横行,强盗遍地,土匪横行。很多海外华人都遭受了这场灾难,几十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华侨为了维护自己和农村的人身财产安全,把自己的房子建成了具有战斗功能的瞭望塔,整个村子的许多瞭望塔形成了严密的安全网,小偷无从下手。

当时曹边村有大批出国人员,其中不少人在沪上四大公司(石现公司、永安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担任要职。他们中的许多人满载而归,他们成为强盗庆祝生日的目标。为了抵御这些不法分子的入侵,华侨捐资修建了花园炮塔。新中国成立后,土匪被消灭。炮塔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1958年,在“十五年赶超英国,赶超美国”的英雄口号中,决定将其拆除,用其钢铁部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你怎么知道那栋楼太坚固了,不能人工拆除?耗尽心血,除了炸掉了瞭望塔顶,只留下一声叹息,成为历史珍贵的见证。现在已经成为曹边村口讲述华侨文化的建筑。

角楼边上有一座武侯祠,供奉的是诸葛武侯,也就是诸葛亮。资料显示,武侯祠建于清代,光绪五年(1879)、民国八年(1919)、1986三次重修。武侯祠正门的石对联别具一格。是广东状元梁在光绪五年(1879)写的:“三国,四分五裂,已被其大所缚,人应”。

在草边村梁书记的介绍下,我们沿着石板古街参观了这个古村落。村里有很多碉楼和炮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村里的小巷也非常整洁干净,一路上看不到任何随意丢弃的垃圾。此外,村庄依山而建,村后树木葱茏,村内树木众多,因此村内环境十分幽静宜人。

值得一提的是,曹边村虽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获得过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多项荣誉,但却是深闺养性,鲜为人知,民风淳朴,商业设施少,游人少,最大程度保留了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但是,就像断了的炮塔一样,因为没有商业包装,很多古建筑的保存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许多老建筑屋顶的灰色塑料已经褪色,有些甚至已经风化脱落,急需维护和维修。

在梁书记的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了清代状元梁的牌匾。梁(1832 ~ 1888)是广东历史上三大才子之一。顺德杏坛光华村人,清同治十年(1871年)状元。状元梁为何为草边村武侯祠题对联?原来,梁高中中得状元后,做了几块一模一样的状元牌匾,送到当地公立寺庙祭祖。因此,当时在中山陵曹附近的梁公祠,也有梁状元的匾额。

冠军牌匾高120厘米,宽70厘米。牌匾中央上方横刻“钦点”二字,中央竖刻“状元和”二字。左右两侧分别竖刻“同治十年辛维克”和“大臣梁公成”字样;字体也是正楷,镀金并用红漆浮雕,下摆雕有龙纹和云纹。后来,由于曹边梁家祠堂年久失修,大部分横梁已经开始腐蚀。为了避免损坏状元牌匾,防止被盗,村干部把它取了下来,存放在草边旧校的村办公楼里,如今已成为草边村的“传家宝”。据梁书记介绍,曹边村即将改造,将启动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更多游客的到来。但在于凡看来,大改造有利有弊,环境肯定会更好,老建筑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但希望不要引入太多的商业,不要改变千年古村原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