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的历史

中轴线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空间,是承载城市厚重历史文化的脊梁。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以此线为基础,宫殿、寺庙、胡同民居依次发展,形成了一座宏伟有序的北京城,将数百年的历史情境和城市变迁串联起来。

自元朝定都以来,大都城的中轴线早已成型。明朝永乐迁都北京后,精心的建设使对称轴的都城格局和沿线建筑得以确立,并在以后的扩建改造中日臻完善。直到现在,整个中轴线沿线的建筑依然雄伟壮观,依然最能代表北京的城市景观。北京旧图像研究与考证专家刘洋主编的《北京中轴线百年图像》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全景图,回望中轴线的百年历史风云。

正阳门瓮城拆迁改造前后

查看中轴的历史

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大众意识到中轴线的存在,亲眼看到它,一定是很晚了。由这组建筑组成的中轴线景观是明清北京帝王所独有的。只有他们才能登上城内的万岁山,将这座帝都最壮丽的奇观尽收眼底。秩序、等级和权力,通过这种安排,聚集在他们的脚下,赋予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当然,城墙上的军衔,钟鼓楼上的官员,也能从城市的制高点上欣赏一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城市中轴线最具体的体现可能只有前门大街和地安门内大街。整个轴线都在人的活动范围内,被中间的帝都挡住了。同时,此时的中轴线大多是地图和一些绘画,这也是普通人难以接触和想象的。

帝都时代对城内建筑高度有严格限制,“庚子之变”前的时代不允许商业店铺建造二层建筑。居民楼的建筑也有严格的高度限制,尤其是靠近皇城的区域,二楼以上的建筑会被认为有“窥探内部”的企图。即使在一些有达官贵人的私家园林中,略高于房屋的亭台楼阁也只能在非常有限的程度上开阔眼界。例如,著名的半亩园主人林青曾在《洪雪因果报应的传说》一书中回忆说,房子里有一个屋顶可以俯瞰大内,但今天,这里的视野极限只是景山万顺阁的一角,北海的白塔和隐约可见的金瓦。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中轴线建筑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应该是进入民国以后。中华门至地安门之间的皇城区域逐渐对外开放,北海、景山两大皇家园林以及钟鼓楼相继开放,让普通市民拥有了与昔日帝王相同的视角,领略了整个中轴线的风采。

与此同时,航拍照片和空中游览的出现,让人们可以从更高的视角对中轴线进行全景观察。这样的视角,是帝王不曾有过的。1901年,出于侦察和了解北京街巷地形的目的,法国工程师利用热气球拍摄了北京乃至全国最早的航拍照片,中轴线景观的呈现有了前所未有的视角。1921年,航空部门组织了一次北京上空的“空中游览”,让人们有机会飞越北京,俯瞰这座城市壮丽的景色。

谁在拍中轴线?

中轴图像重建

东交民巷使馆区东南门及前广场

同时,书中很多地方的选取也在拓展我们对中轴线边界的认识。如果说狭义的“中轴线”只是位于轴线上的相关建筑,那么在本书的构成中,中轴线两侧的寺庙、宫殿、办公场所以及使馆区、公园等都包括在内,如天坛、先农坛、东交民巷、祠堂、中山公园等。许多这些地点和图像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那些可能逐渐被遗忘的建筑,如天坛、地坛、牌坊、大殿,借助照片被我们重新认识。这些建筑是中轴线综合体的微观部分,在这些照片的支撑下,中轴线的视觉形象更加立体。

在读图时代,一张照片往往能更强烈地传达信息,更何况是高清影像汇聚而成的中轴线历史书。无论是欣赏昔日城市的壮丽,还是解决具体历史问题,进行微观历史考证,《北京中轴线百年影像》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更充分的史料。翻开书,通过照片,我们可以进入历史时空,走过曾经的街道,回望北京中轴线的百年变迁。

原标题:回到历史现场观看北京寻找影像中的中轴线

文/高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