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金本位历史

金本位制的实施历史

从历史上看,从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过金本位制,而且是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了筹集巨额军费,各国纷纷发行不能兑现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出口,金本位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并得到发展。

各国试图恢复金本位制。

但由于金币流通的基础已经被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

当时除了美国,其他大部分国家都只能实行金本位,没有金币流通,也就是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

金条本位和金汇兑本位由于不具备金币本位的一系列特征,也被称为不完全或不完全金本位。

在1929-1933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这一制度逐渐被各国所抛弃,都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金币不在美国流通,但允许其他国家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元是其他国家的主要储备资产。

然而,受美元危机影响,该体系逐渐开始动摇。1971年8月,美国* * *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两次贬值,这种不完整的黄金兑换标准也随之崩溃。

金本位崩溃的主要原因

金本位已经存在了大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黄金产量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商品产量的增长速度,黄金不能满足扩大商品流通的需要,大大削弱了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各国黄金存量分布不均衡。

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占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

大部分黄金库存由少数强国持有,这必然导致金币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的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黄金被参战国集中起来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出口和兑现银行券,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