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营发展史
60年来,随着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机场营房建设在保障部队作战训练、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经历了四个发展历程。无论是战争状态下的土路跑道、干基营房,还是基于多机综合保障基地、现代新概念营房的第四代营房,都是心血的结晶,智慧的象征。
从“零”到建设信息化机场营房
新中国成立之初,空军机场营房建设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建立了空军机场营房保障体系,进行应急勤务保障。直到1953,空军机场营房工作基本都是从接收、保护、管理、利用国民党和日伪留下的旧机场营房开始的。在此基础上,空军成立了机场营房建设管理机构和建设部队,新改建了一批东北、华东地区开办航校急需的机场和战备机场,并开始建设和管理固定营房,为适应空军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从1954到1976,是空军机场营房特别是机场建设大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空军完善空军机场营房保障体系,全面开展机营勤务保障工作。空军在东南沿海、西线和纵深地区新建、扩建、改建了一批机场、阵地、指挥所等战备工程设施,建设了一大批机关、部队、院校营房,为空军战备训练、保卫西南空域、开辟雪域航线、调整空军战场布局创造了重要条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军队建设走上和平发展的轨道,空军机场营房保障开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这一时期,空军确立了新的工程建设指导思想,开创了飞机营工作的新局面。这一时期,战备工程建设被提上日程,住房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机场营房建设内涵得到极大拓展。很多部队走出山沟,住进楼房。营级以下部队住房改造和院校、科研用房建设成为工作重点,空军开始有计划、有周期地建设标准营房。
进入新世纪,中央军委着眼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提出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总体目标,空军开始实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突出抓好军事斗争机场营房建设。现阶段,机场营房建设的重点从保障生活转向保障战备;保障内容从营以下部队延伸到新组建的部队营房、营区综合整治、士官家属住房;管理改革范围从房改扩大到营房保障社会化、联勤改革,空军机场营房工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战备工程建设发展壮大。
过去的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6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空军后勤加速发展的“现代人”。
近年来,空军战备工程投入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每年不到1亿元逐步增加到现在的每年XX亿元,实现了从保障通用武器装备到保障新型武器装备的跨越。特别是“九五”以来,以多机综合保障基地建设为重点,遵循“应急使用优先、保障作战、分类建设、突出重点”的原则,突出“住、防、供、令精神”目标,加快了战场设施改造步伐。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XX个骨干机场,XX个地下指挥所,XX个导弹雷达阵地。其中,一个雷达阵地和一个新机场两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同时,机场营房系统从系统规划入手,围绕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飞机营区保障能力,研究提出相关思路和措施。
目前,空军非战争军事行动机场营房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基础保障到科学保障的跨越。“转型”建设期间,各级机场营房部门完成了重点战备工程,组织了国庆阅兵、奥运安保、冰雪灾害防范和抗震救灾。先后组织实施如皋、黄陂等阅兵机场配套建设工程10余项,确保受阅部队按期进驻;完成了驻京空军部队综合整治,为北京奥运会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汶川地震发生后,机场营房系统紧急调运野营装备19300件(套),清理废墟43.3万立方米,平整场地84.4万平方米,拆除危房365438+2000平方米,整修道路49公里,新建临时小学3所,医院1所。
更重要的是,机场营房系统标准研发和科研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实现了从“分散”到“整合”、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的跨越。机场营房全面贯彻“科技强军”的指导思想和“科技兴机营”的发展战略,围绕军事斗争准备,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和创新,全面提升空军工程建设水平和质量,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其中11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31获军队科技进步奖,113获优秀勘察优秀设计奖。
现代营房实现历史性跨越
截至目前,空军基层部队营房建设先后4次升级,实现了从传统分散到统一规划、组织推进、系统发展的跨越。从坑、土坯房,到干铺、简易房,到基本配套的标准营房,再到正在建设的现代化新概念营房。
新世纪以来,机场营房以空勤地勤和解决基层急需为重点,统筹解决部队战备必需、生活急需、发展急需的机营保障问题。航空兵部队空勤宿舍全部达到两人一室或四人三室带卫生间的标准,85%以上的地勤宿舍完成装修,95%的地面部队消除了危房,满足了生活需求,169个新组建、扩建、部署部队急需营房配套建设,200多个基层单位得到提升。为450多个基层单位解决了住、吃水、洗澡、供电、取暖等问题,安排11旅团进行综合改造,建成了一大批规模适度、平战结合、信息智能、生态和谐的新一代营房。
空军目前有XX万亩军事用地和XX万平方米营房。管理好、使用好这一资源,一直是空军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空军各级机场营房部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立足自身实际,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科学管理,狠抓落实,逐步形成了营房房地产正规化管理和军用土地资源管理两大体系。目前,空军近400个团级单位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军用土地招拍挂办法全面推行。空军机场营房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开发并在业务系统推广,全面走上了房产管理精细化轨道,将营房房产规范化管理带入法制化时代,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跨越。
如今,空军住房建设实现了从保障基本居住需求到讲求宜居品质的跨越。同时,落实军委、总部确定的“三位一体”住房保障制度,为3.3万名空军离退休干部建设安置房,对56个离退休干部营区、营房进行了全面改造。在北京、Xi、上海等大中城市集中建设了2.8万名在职干部职工保障性住房,特别解决了1.3万多名边远艰苦地区干部的后顾之忧。投资6543.8+0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旅属单位干部和士官家属住房4.2万套,被誉为凝聚军心的“惠民工程”。随着20世纪80年代环保基本国策的确立,空军营区环保绿化建设开始从单一造林向环保生态绿化推进,从单一管理向大规模综合管理推进,从创建花园式营区向创建绿色生态居住区推进。空军完成了300多项军事专项污染源治理工程和60多项水污染治理工程,绿化1.5万亩,建设了300多个花园式、绿色生态居住区,实现了从一般绿化到花园式绿化、从绿色营区到生态营区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