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傩戏发展史

1949后,被视为“封建迷信”、“旧文化”,傩活动在池州逐渐式微,尤其是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池州傩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987年2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安徽艺术学院、安庆区文化局、贵池县等单位在池州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傩戏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北京、江西等14省市的专家学者参观了当地的山村,观看了多个村落社区的傩仪、傩舞和傩戏。这是池州傩第一次对外展示,受到了高度评价。此后,德国、日本、韩国、台湾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曾来此进行实地研究。

池州傩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该市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鼓励和引导农村傩戏活动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组织有关部门重点挖掘整理,积极采取抢救保护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抢救和整理出苏秦团圆、张喜安松子等14件傩戏散曲。收集整理一套完整的傩艺术资料,主要包括零散的民间文字资料(族谱、乐谱等。)、实物材料(口罩、龙婷、衣服等。)以及口头和非物质资料(艺术家的声音、表演节目等。).依托黄梅戏团,成立了市傩戏艺术团,组织专业演员下乡学习,使散落在民间的傩戏、傩舞走上了正规舞台。

如今,池州傩不仅在春节期间活跃在池州山野农村,还走向全国和世界。近年来,池州傩艺术频频出现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舞台上。尤其是今年1月,贵池区梅捷镇10农民组成的“吉祥傩舞团”赴沪演出。原计划只持续一周,但很受欢迎。被邀请方反复挽留,最终历时一个月,共计120场,观众超过65438+万。上海一些媒体对池州进行了报道。2000年8月,应新加坡华埠人民剧场基金会宜安市的邀请,池州傩首次走出国门,展现了它的风采。随后,他赴韩国、匈牙利、德国、香港等海外演出。2008年6月165438+10月,由本市窑街村14农民组成的傩戏艺术团,以《舞伞》、《打红鸟》等6个节目应邀参加第十二届法国影像艺术节,并在巴黎津加罗大剧院演出了原汁原味的傩戏和傩舞。

2005年5月,池州傩戏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中国民间作家艺术家协会命名池州市贵池区为“中国傩文化之乡”。

毋庸置疑,池州农村家具修复30多年来,亮点越来越耀眼。然而,透过它的“热闹”,人们却在为它担忧。池州市民间傩戏专家谭建新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他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三大担忧:一是有傩活动的自然村在萎缩,2000年左右有40多个,近年来只有30多个;第二,演艺团队青黄不接。在很多傩戏社,主要演员多为年老体弱者,年龄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60多岁,中年骨干演员不到30%。一旦老艺术家因病等原因不能演出,整个演出将面临瘫痪;三是傩艺术质量下降。随着一批老艺术家的去世,他们的一些绝活,如“高腔”、“跳背”等,很难得到真正的传承。也有相关人士指出,目前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没有时间用心研究傩艺术。而主要依靠“口传”这种脆弱的传承方式的池州傩,确实存在后继乏人之忧。

如何保护和传承池州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走访了部分专家学者。他们认为首先要建立长效保护机制,政府要把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纳入当地重要发展规划,做到有法规保护、有政策支持、有机构管理、有人员经办、有经费保障。其次,要重视和加强傩艺术队伍的建设。除了选拔各级“非遗”传承人外,还应采取鼓励政策,为年轻一代打造傩艺术中坚力量。三是创建保护区,将刘杰、梅捷、毛坦、墩上、历山等重点村寨划为傩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扶持措施,确保这些地方的傩戏表演不中断、场地不破坏、队伍不流失、技艺不流失。第四,适应时代需要,打造傩文化产业,特别是根据池州作为旅游区的特点,将傩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通过与旅游“嫁接”,池州傩文化不仅可以走向市场,扩大社会影响,还可以走出一条自我保护和有效传承的新路。

池州傩有着悠久的古代风格,以其淳朴浓郁的魅力震撼着现代人的心灵。让我们一起好好保护它,让这古老的声音代代相传,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