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公开」的人物?
两者之中,辛弃疾是比较高的一个。看了太多诗人、诗人描写战场的文字,当时的人习惯把辛弃疾和苏东坡放在一起称呼。和苏轼的比?说笑间,坚强滚成灰烬?,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吞万里如虎?是真的吗?回想当时?啊!他真的是一个骑着白马,手里拿着金戈的勇将。让人怀疑历史书是不是错了。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靖康之难已经发生了。辛弃疾的爷爷被迫在金人手下干活,辛弃疾在爷爷奶奶的影响下对金人恨之入骨。他清楚地知道,这辈子他要做的就是在战场上复仇。带着这样的理想,他和其他少年一起习武,等待复仇的时刻。
辛弃疾21岁,南方金兵。他召集并训练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这与耿静25万农民军起义的时间相吻合。辛弃疾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这支队伍,退下来当了负责秘书。没想到第二年,在辛弃疾不在的情况下,汉奸张国安竟然杀了耿静,农民军失去了领袖,最终溃散。
沈心一怒之下带走了50个人,是的,就50个人!冲进数万人的军营,活捉了叛徒。辛弃疾很懂事。他没有当场杀了他,还千里迢迢把他带到了建康,为的就是当着众人的面赶紧杀了他。那时候的辛弃疾23岁。23岁!我们本科生刚毕业。
辛弃疾一战成名,皇帝也惊为天人。但是,再厉害的将军,在当时的朝廷也不会受到重视。在当时的情况下,即使是一级的武官,也不得不避而不见七级的文官到来。像辛弃疾这样的人才,在任何战场上都可以大放异彩,最后被心胸狭隘的皇帝调到江西湖南。
建康是文官的地盘,湖南是猛汉的天下。到了这里的辛弃疾终于遇到了知音,马上拉了一群飞虎队,让朝廷想起攻打金人的时候,可以带着兄弟伙计好好干一场。当时南宋朝廷一味媾和,辛弃疾却始终没有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
北地失陷,辛弃疾要的是金人还我河山,要的是为当年掳走我始皇帝,欺负宋朝千女报仇。但南宋皇帝要的是交完钱后的安稳生活。辛弃疾的热情,在他看来,只有五福?幼稚?。
辛弃疾最后归田,只能写些诗来排遣寂寞,因为这位将军的去世,让一位文坛新星一直闪耀到今天。现在的少年郎,提到辛弃疾,大概记得的只有他的?那个人就在那里,在昏暗的灯光下?不知道他死前的悲愤变成了一句话:?杀了小偷!杀了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