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文化
福州的传统民居自成体系,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们属于闽海建筑区的闽东民居建筑,这种建筑形式的分布与闽东方言的使用基本一致。福州典型的传统民居材料以木为主,砖石为辅,其平面布局多采用“三位一体内院式”,即“堂-内院-厅-厅……”在纵轴上一次排列,以正厅为核心,有三、五、七个开间,天井两侧有回廊。大型住宅建筑往往利用轴线两侧的重复格局单元,横向扩展成一个有多个水平方向和多个入口的院落,有时还在两侧设置防护房或花厅。花厅是休闲接待的场所,大多装饰成小型私家园林,有假山、亭台、楼阁、水榭,是体现主人审美情趣的空间。福州民居多采用穿斗抬梁结构,由柱承重,挑檐为扁直梁。
福州民居外观最显著的特点是马鞍型的堆积墙、大门等结构,这也是福州和闽东所独有的。福州的火山封壁采用马鞍曲线形状,高大,梁架起落,两端倾斜,动力强劲。也叫马鞍墙或马头墙。这种墙体形式在中国除闽东以外的其他地区几乎不存在。墙壁用牡蛎壳灰或石灰涂成白色,而墙头和上翘的角落则绘有雕塑,其中一些雕塑包含了大量与海洋相关的元素。波浪形的马鞍墙曲线形成了20世纪中叶以前福州城市天际线的轮廓。福州住宅大门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通过插入拱门支撑单坡屋顶,形成看起来像门套的防雨罩,另一种是采用三个六门或三个明五个暗的门。玄关很宽敞,石双坡的顶部和两侧都被堆积墙挡住了。在大门之后,一扇纱门被用来堵住进入庭院的第一个入口。二号门的中间正门只在重大仪式时开放,通常两边的小门用于进出。建筑物的门窗、拱门、横梁等部位往往用精美的木雕装饰。福州的寺庙、祠堂等宗教建筑和公共建筑,也采用与福州民居相似的建筑格局,寺庙中常有藻井。即使是明代重建的福州清真寺也采用了福州传统建筑布局和堆积墙等元素。在保持福州民居建筑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福州不同地区的民居建筑细部有所不同。一些山区的福州民居(如闽清地区的一些民居)往往在建筑平面的两侧或对角线上建有炮塔、城堡和吊脚楼,历史上是为了防御歹徒而建。福清地区的民居受莆仙民居的影响。他们经常用红砖砌墙、飞檐和屋脊,大门装饰精美。为了体现地方特色,福州的一些当代建筑还采用了福州典型的传统建筑元素——马鞍型岸壁。
此外,为了抵御台风,福州的海边或岛上的民居建筑大多是石材的,瓦片都是用石头压上去的。以前福州社会底层小家庭的住宅还有其他形式。许多下层的小家庭住在连片的排木屋里,水边的小居民经常住在高跷(高脚屋)里,而福州居民以船为家。这些生物都是由纯木材制成的。福州的畲族民居大多规模不大,形制简单,中间有厅堂,用木屏风隔开前院和后院,左右各有一间厢房。很难找到一家人住在一起的大房子。
福州传统民居建筑分布在福州各地,其中一些很有代表性。比如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富裕家庭的居住区,占地40.2公顷,现存明清古宅268间。它是中国城市中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整个三坊七巷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闽清县的红林厝是中国最大的单体古民居。占地面积17832平方米,有35个厅堂,30个天井,36道风火墙,13个大门,666个房间。从1795建成到1823用了28年。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福州的祠堂很多。据统计,福州有2000多座祠堂,祖先崇拜在福州的社会生活中也非常重要。祭祖一般在宗族的祠堂里举行,仪式的细节各家都不一样,每年祭祖的次数和日期也不一样。祖先崇拜在农历的元宵节、中秋节和冬季至日较为常见,中秋节后的半月时间往往伴随着祖先崇拜和宴会。宗族观念还体现在福州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上。在房屋的庭院里,主厅被长者占据。
福州的婚俗要求男方先给彩礼,女方准备嫁妆。马桶、梳妆盒、洗脚盆都是必备的嫁妆。订婚结婚前,男方要先给女方家送礼,女方要有具体的礼物作为回报。婚礼当天,男方为了早点生男孩,还会找一些家庭背景好的男孩在洞房的厕所里撒尿,这叫“开桶”;新娘在男方家接到后,要拜见男方家的长辈,长辈会送新娘见面礼。在早些年,新娘经常有她的管家陪同,但在过去,她的管家很多是来自福州的女性。第一胎孩子在家出生时,会给亲戚邻居分发扁平或红色的鸡蛋,新生儿的爷爷奶奶负责购买婴儿用品和礼物。孩子满月一岁的时候,家里经常会有酒席,有的家庭会让一岁多的孩子赶周。福州各民族过生日要吃得平,从虚岁50岁生日开始过生日。福州的葬礼往往要求后裔穿麻布和戴孝,男性后裔穿麻布和草帽,女性后裔穿粗布,其余亲属腰间围白布。传统丧礼也讲究“做七件事”,即七月四十九日举行丧礼,佛教徒或道教徒常在家办道场或请和尚念经。
福州的民间信仰历史悠久,与道教结合紧密,对福州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渗透到民俗之中。福州有大量的民间神,很多社区、村落也有自己的土地神。福州各地每年都会举行大型迎神拜神活动。福州是农历正月的重要习俗活动。它通常在第一个月的10号到15号期间举行。活动多在村落或社区,有时几个社区会联合起来拜神。具体的仪式是将神像插在大轿子里,在各社区的街道上游行,而当地人也会经常迎接或观看。信徒们会在家门口烧香,摆好供品,希望迎神的队伍能更加宾至如归。遇见上帝往往是社区一年中最热闹的活动之一。除了第一个月,某些神会有自己独特的纪念日来迎接神。此外,有些神灵会在中秋节前迎接神灵。
福州市中心有温泉,福州人长期在市区开发温泉资源,形成了福州的温泉澡堂文化,称为“金汤文化”。北宋嘉祐年间,福州建“官汤”“民汤”四十余家。福州市的一些地名也来源于温泉。比如鼓楼区的古三楼,就是以五代时修建的三个温泉命名的。澡堂被福州人称为“汤池店”(平话字:t?ng-diè-dáing).福州人用温泉洗澡,养生治病,也用温泉澡堂作为社交场所,所以澡堂成了福州人生活中重要的休闲内容之一,尤其是老一辈的人。但近年来,福州的澡堂文化逐渐衰落,以至于政府部门提出抢救澡堂文化。福州文学始于晚唐五代,早期以诗歌为主。宋代出现了张、等著名诗人,明代闽中十士中有九士出自福州,、叶等名臣也有佳作传世。南宋梁克甲编纂的《三山治》是福建最早的地方志,体例典雅,堪称早期地方志的典范。明代福州开始出现小说,闽县徐铉创作了《十八娘传》、《陈锦凤传》等文言历史小说,其中《陈锦凤传》是唯一一部代表五代福建宫廷的小说。福州女诗人李贵玉创作了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弹词小说《刘桦梦》。从晚清到近代,福州既产生了林纾这样使用文言文的老作家,也产生了冰心、庐隐、胡也频这样的新作家。
福州本土文学繁荣于清代。18世纪乾隆年间,一位笔名为《人要什么?完成小说《杜敏阿别记》,大量使用福州话,记录了许多民间故事、福建野史、风土人情、俚语谚语等。它是福州历史上最重要的地方文学作品之一。此后,随着基督教在福州的传播,出现了许多用汉字书写的福州圣经和赞美诗(如荣强赞美诗)。19世纪中后期平话文字发明后,也出现了用平话文字书写的《福州圣经》等基督教相关著作。福州文学的另一种形式是戏剧,例如,闽剧的剧本都是用福州话(汉字福州通用字)写的。1949以后,用汉字或平话字书写的福州话书籍停止出版,但闽剧剧本的写作仍在继续。
已知最早的福州话韵书是明末的《七神将八音义略》,后编纂为清代的《齐林八音》,清末出现了完整的《甲丁美八音》。平话发明后,福州基督教会编纂了荣英或英荣方向的词典,如《福州方言词典》、《福州方言英汉词典》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李如龙主编的《福州话词典》和冯爱珍主编的《福州话词典-现代汉语方言词典卷》相继出版。福州茶亭樊氏音乐、闽剧、福州评话、福州彝寿山石雕、福州脱胎漆器绘画技艺、软木画、聚春园佛跳墙制作技艺、马尾区马尾妈祖灯会习俗、仓山区陈景谷习俗、罗源县六神经络及药物制作工艺、畲族服饰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