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断代工程有哪些成果?
让我再举一个例子,那就是武王·尚可年。众所周知,历史上经常会有一些危急时刻。我们的年表中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伐周的那一年。要知道,如果王武的进攻没有决定好,西方的周年就无法推断,商朝之前也无法推算。西周有专题,商代有专题。研究袭周这一课题,首先要了解以往关于袭周的研究有多少种。
说吧。据统计,有44种说法,差别很大。最早是公元前1130年,最晚是公元前1018年,相差112年。112,可以说是近半个西周,所以这个问题需要特别谨慎。
我们要做什么?首先,在考古学上,有必要确定武王讨伐商人的可能范围。我们怎么能确定?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历史,周人是从西方崛起的,在商代晚期,周人就有了自己的文化,被称为“前周文化”。受大量商人文化的影响,被称为“周初文化”,与“前周文化”有很大区别,而区别的关键在于文王迁奉,武王迁采。我们需要找到“先周文化”和“周初文化”的界面,然后进行断代。这个道理早就知道了,但是做不到。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有两个原因:一是找不到这样的遗迹,二是即使找到了也无法确定,因为当时我们的碳14的测定水平还不能做到这么精确。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这样的标准遗存,凤仪遗址灰坑中有大量可确定的标本。其最早的遗存也是在北京房山刘立河的燕国遗址中发现的,是燕国建立后最早的。这样,我们确定的结果是,吴王从公元前1050年砍到公元前1020年,把原来的112年减为30年。在这30年里,我们根据青铜器铭文和文献中关于武王征服的天文记录来推算。结果得到三种方案,即公元前1027,公元前1044,公元前1046。这三种方案中,公元前1027不符合天文记录。公元前1044的月相和西周的金文不太吻合。最后只有公元前1046年各方面都符合,所以最终选择公元前1046年作为武王进攻的年份。
夏商周的年表是这样的。夏朝始年估计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估计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估计为公元前1300年。这些都是框架,然后武王的攻击是公元前1046。夏商周的年表在很多地方都有公布,找的话很容易找到。
这是我们取得的成绩,那么你对我们的成绩有什么看法呢?我想,虽然领导和社会各方面都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比如1999年底,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曾经把夏商周断代工程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进步,2000年,还被评为中国十大基础研究。但只能说这个夏商周年表是我们目前能做的,也只能做这些。这一成果今后一定会得到补充和完善。特别是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这个年表会得到更多的修正和发展。按理说所有科技项目的报告都叫结论报告,但我们的报告叫阶段性成果报告。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只是阶段性的成果。我们非常希望社会各界,包括在座的朋友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
最后说一下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意义。其实我在讲第一点的时候,就已经简单解释过了。在科学研究方面,这项工作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时间尺度,提供了很好的科学依据。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整个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文明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更广泛地探索。首先要研究与夏商周相关的中原文明,然后再扩展到周边地区。在年代学上,我们也应该回过头来,把重点放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
就我个人而言,夏商周断代工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就是为21世纪开展大规模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积累一些经验。众所周知,新学科的开放往往是在不同学科的夹缝和结合中产生的。
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地球化学等等,都是介于各个学科之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很多交叉,会产生一些新的学科。这些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所以不能理解为这种结合是文科利用了理科的仪器和结论。不要这么理解。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文科工程还是理科工程,很难说。年代学在学科分类表中属于天文学,却有那么多文科内容。以后还会开设很多类似的学科。因此,如果我们能积累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将有利于科学的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