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帆的遗物

位于剑川金华山的清末民初政治家、书法家、诗词楹联家赵范之墓,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都江堰水利监察长赵世明在墓碑上题词:“观其程,权助其变,舒掌管监察司,广东本部,培养人才,训练文书,是云南学者之领袖,是清儒之庙。”短短32个字,概括了赵凡的一生,耐人寻味。同样,赵范墓后的王造美、郭凤祥墓志铭读来也耐人寻味。王造美墓志铭说:“王造美,本名连一,生于1853年九月初三,卒于1926年冬。1873年嫁给赵凡,别名太原君,以小欧波阁为斋名。她聪明、善良、懂事。夫妻俩感情很深,经常和诗一起唱。”郭凤祥墓志铭说:“郭凤祥生于西昌,别名何阳君,1879年正月二十九,卒于1919年五月二日。65438年至0894年,隆安知府杨孝全,丽江人,目睹赵范独居四川,起居饮食无人照顾,遂介绍其侄女郭凤香为赵范的侧房。她善解人意,彬彬有礼,陪伴赵凡26年。她细心、体贴、深情。“由此可见,赵凡对经学的透彻研究和深厚的学识修养,使他成为云南历史文化名人中的佼佼者,这与王造美、郭凤祥等人为了赵凡的事业而选择牺牲自己的默默无闻的鼓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剑川金华镇西门街广禄地,赵范故居之一,是一处幽深迷人的民居,赵范曾在此回剑川与父母相会。房子高大宽大的门上挂着一块大红木牌匾,上面刻着“光禄帝”三个大字,是清朝光绪皇帝为赵范题写的。坐北朝南的正安堂左右两侧悬挂的木刻堂联分别是:

“德为贵,业为富,礼为安,学为雅;

厚的比薄的好,方的比圆的好,宁拙的比聪明的好,朴素的比浮华的好。"

对联的上半部分是:“三子连元,命长子孙帆尊书”。范就是赵范。涟源是赵涟源,赵范的父亲。赵连元一生办馆教书,培养人才。他死后,仁人志士为他树立了一座“德育”的丰碑。可惜这副对联只保留了第一副,第二副在文革中被烧了。鉴于赵范在担任南方军政府交通部长期间,积极投身辛亥革命和保国护法运动,功勋卓著,而剑川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又是赵范成长的沃土,李曾题写“一位滇南老人”大字横匾悬挂在光禄堤中殿,更是名闻遐迩。光禄地也是中共滇西北委员会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地下党编辑的《滇西北日报》和《人民日报》在这里出版。解放后,由于居民段耀全、吴继鹏和农民李红、罗的保护,光禄地及一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