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时间顺序解释故宫的历史。
故宫始建于1406年(永乐四年),基本建成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历时14年。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迪在元朝宫殿的基础上修建的。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4米),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它由明朝皇帝朱迪建造,由蒯祥(1397-14865438,苏州人)设计,面积78万平方米。据1973专家实地调查,故宫共有90多个院落,980间房屋,共计8707间(而这个“间”并不是今天房间的概念,这里的“间”是指四根柱子形成的空间)。主要建筑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科举时举行科举的地方)。最后确定故宫房间总数为8703间。
故宫建成后经历了明清两代,在1912年清帝退位的500年间,经历了明清两代25位拥有或拥有谥号庙号的皇帝(包括明清两代公认的24位皇帝,以及一位被尊为至诚至敬的皇帝,但后来被顺治废黜的钟瑞亲王)。它是明清两代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明清宫廷500年的历史包括皇帝的活动、等级制度、权力斗争和宗教祭祀。那时候,普通人哪怕是走近故宫的城墙,都是犯罪。由于明清两代的朝廷是封建制度高度完备的最高统治中心,围绕皇权的传承和安危,经常发生非常事件。比如明朝正统皇帝复辟之变,嘉靖皇帝被宫女刺杀的仁阴宫之变,万历四十三年殴打太常子宫的“打人案”,太常皇帝因服丹丸而死的“红丸案”,太常死后围绕新皇帝邓吉的“迁宫”风波。清朝初年,王为建立皇权而战于三官庙,清末发生了慈禧太后的政变。末代皇帝溥仪曾在此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