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的发展历史
1948年,美国帕森斯公司受美国空军委托,研制飞机螺旋桨桨叶轮廓样板加工设备。由于模板形状复杂多样,精度要求高,一般加工设备很难适应,因此提出了计算机控制机床的思想。194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研究室的协助下,公司开始了数控机床的研究,并成功试制出第一台由1952大型立式仿形铣床改装的三坐标数控铣床,不久开始正式生产,1957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制造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制造领域数控加工时代的开始。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这项发明对制造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当时的数控装置采用电子管元件,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仅用于少数有特殊需求的部门,如航空工业,加工复杂曲面零件。1959年,晶体管元件和印刷电路板制成,使数控装置进入第二代,尺寸更小,成本更低。1960之后,相对简单经济的点控数控钻床和线控数控铣床迅速发展,使得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行业的各个部门逐渐普及。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数控机床,试制成功装备电子管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于1965年开始批量生产装备晶体管数控系统的三坐标数控铣床。
1965年,第三代集成电路数控器件出现,不仅体积小,功耗低,而且可靠性提高,价格进一步降低,促进了数控机床品种和产量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直接数控系统(DNC),又称群控系统。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计算机数控系统(简称CNC)使数控装置进入以小型计算机化为特征的第四代。
从65438到0974,采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的微机数控装置(MNC)研制成功,这是第五代数控系统。与第三代相比,第五代数控装置的功能增加了一倍,而体积缩小到1/20,价格降低了3/4,可靠性大大提高。
8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以人机对话自动编程的数控装置。数控装置越来越小,可以直接安装在机床上;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具有自动监测刀具破损、自动检测工件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