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山歌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一、历史渊源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相传为秦末在商洛山修建阿房宫的伐木工人所唱。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后,他们的民歌渗入其中,与之融合,不断转型演变,在兴国山区生根开花。兴国山歌有“始于唐,盛于宋,唐宋流传至今”的说法。兴国山歌的代表曲目有《园中芥菜有核》、《绣包厢》、《都是最好的台词》、《赞美八仙》等。
兴国山歌曾经是战斗的号角。它在半个多世纪前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声名鹊起,为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初,江西苏区军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了五次反“围剿”。兴国县的妇女送亲人上前线时,会送上新做的草鞋和新做的民歌。“哦,来了!枪炮声到了战斗号角,放一首民谣听听。与敌决一死战,红军兄弟!打电话给南昌市,福州。”热烈奔放的歌声激荡着战士们的心,他们用民歌回答:“哦,来了!民谣来自兴国市,句句感人。前面的战士好激动啊同志们!更有力的杀敌。”一首又一首的民歌,人民和军队互相鼓励,互相鼓舞。歌声变成了斗争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勇敢的战斗。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风潮,兴国山歌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兴国县把“振兴兴国山歌,建设山歌之乡”作为文化建设的龙头和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使兴国山歌空前繁荣。在唱腔形式上,从独唱、对唱发展到合唱、合唱、小唱,还开创了一种新的剧种——兴国山歌戏。文化部门成立了20多个业余民歌演唱队,常年活跃在各个乡镇。
为了继承和发展这一文化瑰宝,兴国把“振兴兴国山歌,建设山歌之乡”作为文化建设的龙头。文化工作者常年深入农村,挖掘、整理、收集民歌5万余首,精选歌曲1420首,编写了《兴国山歌精选作品》和《兴国山歌精选作品续集》,出版发行兴国山歌乡土素材5400份,制作了《兴国山歌》DVD和电视专题片。
兴国县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业民歌剧团,其大型山歌《山歌之恋》在京演出轰动一时,荣获中共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文华奖、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充满泥土芬芳的兴国山歌登上了艺术的最高殿堂,“重阳山歌节”已成为兴国的盛大文化节。
2.艺术特色
兴国山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有独唱、对唱、“打铁三打”、合唱、轮唱,还有锁子歌、菜歌、斗歌、猜花、扔观音、咬黄泥鳅尾、绣荷包、缠藤树等等。从大的表演形式来说,兴国山歌可分为以下几类:山野在田间唱戏,因情而异,内容涵盖男女关系、生产、生活、时政等各个方面;舞蹈,分南河山歌和东河山歌,南河山歌分情歌和插科打诨滑稽歌,由夫妻俩盛装演唱,东河山歌为赞美山歌;山歌在庙会、婚丧、生日、建房、孩子满月等场合演唱,演唱者多为专业歌手;叙事性民歌多在群众场合演唱,故事性强,往往围绕某一主题,常被地方政府作为宣传工作的手段;歌曲比赛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歌手们聚在一起逞能,考验自己的“肚皮才华”,更加警醒,高潮迭起,然后产生冠军。
山野田间互唱的民歌,也叫遥唱民歌。其基本格式是七言四句。但有些歌者喜欢在末尾加一句同韵的话,对前一句进行深化和补充,组成五句,俗称“三落板”,是七言四句体的变体。跳是一种唱歌的民歌,一般称为室内民歌。室内民歌以叙事性民歌为主,由歌头、歌腹、歌尾三部分组成,具有典型的有冠有冠有冠有冠有冠的传统特征。一首歌的头,一般是一两句,用来打气,押韵;歌曲结尾,简短有力的一句话,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整首歌的核心部分是肚子。《肚皮》这首歌的内容可以无限扩展,三五句到一两百句不等,视演唱者的“肚皮天赋”和故事发展需要而定。
但是,无论是远程唱民谣还是室内唱民谣,都有一个共同的显著特点:即兴创作。即情况即时,临时编制,导出。所以兴国山歌的水平主要看演唱者的即兴发挥能力。好的歌手往往能妙语连珠,获得高潮迭起的效果。
在演唱形式上,兴国山歌有着不同于其他山歌的鲜明特点。每首歌的第一句都是“天啊”,音乐旋律感很强。随着generate的兴奋感出来,他的歌声就像大水抛浪,澎湃激荡,大有一日千里之势。歌曲中间部分,跌宕起伏,不同的演唱者,形成各自不同的演唱风格,或高音激越,或低音低沉;句尾前有一个回声“亲爱的哥哥(姐姐)”,现在叫“基佬哥哥(姐姐)”,呼应开头的“唉!”形成了兴国山歌完整而独特的演唱风格。叙事性民歌因篇幅较长,常以二人转或对唱(俗称三打)的形式演唱。歌者用小锣,每次落板(拖腔)后,打一会小锣,方便歌者喘口气;其次,为歌手酝酿草稿提供了片刻的思考时间;第三,起到“过门”和转折的作用。
兴国山歌继承了传统的赋、比、兴的创作技法,并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兴国山歌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流传甚广,是因为它具有乡土气息和泥土气息,人民的喜怒哀乐都被轻松唱出,并出口成歌。
桑松兴国山歌种类繁多。在旧社会,他除了唱男女的爱情和劳动生活,还经常唱历史故事、传说和新闻。他时而即兴,时而长篇叙事,形式多样。解放后,许多以井冈山、赣南根据地革命历史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常以此为素材来创作他,如《红军根据地合唱》、《井冈山合唱》。
兴国山歌是劳动的号角声,飘荡在田野和森林里,在弯曲的扁担上颤抖,在纺车上缠绕,既激发了热情,又消除了疲劳。兴国山歌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包括恋人的爱情,倒茶和招待客人,祈求好运和灾难,庆祝好事,红色和白色。尤其是情歌,通过运用比喻、比喻、双关,妙趣横生。
三。传承意义
兴国山歌是多样的,活泼的,灵活多变的。所以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兴国山歌植根于深厚的客家文化土壤,涵盖了客家生活的方方面面,饱含着丰富的客家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兴国山歌是客家人的历史画卷。保护、研究、解读兴国山歌,发掘其精髓,无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举措。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兴国山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更多江西相关文化:江西传统风俗文化知识大全> & gt&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