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剧的历史演变
1951年,老舍将自己的新作《宣传婚姻法的柳树井》交给某群艺社排练。魏喜奎、关学曾、孙燕琴等人的表演惟妙惟肖,将这部用北京语言和音乐表达北京人新生活的新剧搬上了舞台,受到了北京观众的欢迎和认可,一出新剧伴随着一出新剧。在老舍的建议下,曲艺剧名为曲剧(为区别于河南曲剧,后改称北京曲剧),作为北京地方剧种进行曲剧艺术建设。
随着柳井正的演出,一些曲艺艺人相继成立了实验曲艺团、新中国曲艺团、新华曲艺团等演出团体,移植演出了《阿罗汉钱》、《清宫秘史》、《饮面叶》等一批曲艺新剧目。1953年“群艺社”集中了京戏圈编剧、导演、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艺术力量,排演了由话剧《妇女代表》改编的音乐剧《张容桂》,参加了1954年举办的首届京剧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了剧本、导演、演员、音乐、舞蹈等奖项。北京曲剧作为北京地方剧种的地位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肯定和肯定。为使曲剧这一新兴剧种健康发展,20世纪50年代,刘继典、关世杰、孙燕琴、、韩德福、王素仁、、于等一批曲艺、音乐、戏剧界人士加入曲剧队伍,与曹、、顾等曲剧创始人一起,为曲剧的创办、创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第一代曲剧艺人的培养和带动下,又一批曲剧事业的接班人成长起来,创作、改编、积累了一批代表性剧目,如《杨乃武与小白菜》、《啼笑因缘》、《甄妃的眼泪》、《少年皇帝》等。其中《杨乃武与白菜》、《河边的箭》、《甄妃的泪》被拍成戏曲艺术片,《少年皇帝》入选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剧目。这些戏剧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革”期间,北京曲剧也处于停办状态。1973举办演员培训班,培养曲艺、曲剧接班人,培养了一批演员。京剧是一种新的剧种,它是在借鉴其他兄弟剧种和姐妹艺术的过程中吸收、提炼、融合而成的,从而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新剧种。表演方面,既没有传统的戏曲表演节目,也没有严格的工种划分;它通过表演现代戏剧而上升到舞台之上,并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而闻名。因其音乐特点,也擅长表演清代宫廷剧。在唱功方面,主要是真声唱法。北京曲剧的音乐腔源于弹弦曲牌。丹仙早期使用的曲牌主要是抒情色彩浓厚的北方调;后期吸收了北京流传的板腔曲艺唱腔,形成了说唱风格浓厚的曲调。大多数曲牌和唱腔都是半说半唱的。北京曲剧形成后,为了将适合表达各种人物各种思想感情的音乐唱腔戏剧化,在一些抒情唱段中,这种说唱或半说半唱的风格得到了适当的继承和发展,那些抒情曲牌唱腔得到了发展和改革,以适合不同人物各种感情的表达。因此,从丹仙的100多个曲牌中,京曲剧采用了[剪靛花]、[湖广调]、[四板腔]、[断桥]、[洛江怨]、[太平年]、[程楠调]、[流水板]、[云苏调]、[靠山调]、[金钱莲落]等。同时还吸收了板腔的民间艺术唱腔【风调鼓】、【梅花鼓】,创造了【巴尔板】、【叠板】等新板。常用的曲牌、板腔唱腔有60多种。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阮、等民族乐器为主,配以打击乐和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