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
战国时期,掌管文史的审查官具有明显的监督职能。
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等级为三,以副丞相和御史为官职,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天下。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到郡县,称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郡县的一切工作。
西汉时,中央政府仍设置御史为行政长官,御史为副职,兼任皇帝机要秘书、中央监察等职务。地方上,西汉初年废除御史,宰相随时任命“丞相史”刺向各州。
隋朝的监察制度在唐代得到发展,监察机构更加完备。唐朝初年,中央政府设立了御史台,由郑三品御史博士主管,郑三品御史两人辅助。御史台叫仙台,大夫叫大司宪。
明代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中央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内外官主要纠察部”。都察院有左右都,副都,女都。
扩展数据: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是皇权的工具,也是制约官僚的制度。所以这样的监督制度必然导致一个直接的历史局限性:谁来监督皇帝?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虽然是纵向独立的,但其权力来源是皇帝,其独立性是相对于官僚制度而言的,所以永远不可能独立于皇帝之外。
比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中流行的弹劾制度,只有最高统治者——皇帝,这与当代法治国家形成了明显的反差。这种历史局限性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生活在监察制度之上的皇帝只能依靠个人的理性和能力来约束自己。但是,人的理性和能力是有限的,皇帝也是有限的。
这样不仅不能保证皇帝本人不犯错,还能保证皇帝始终如一地维持监察系统的正常运转。此外,从比较监察制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历史局限性导致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了强化皇权而设计的,不是为了代表公民的意志,不是为了保护和延伸公民权利,也不是为了限制和监督君权。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监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