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辽东在哪里?

问题一:明朝辽东的清朝去了哪里?难道都是后金杀的?近代以前辽东* * *不多。

到了明朝,辽东虽然是疆域,但实际管理权掌握在服从朝廷的各大少数民族部落手中,这些部落逐渐被满族统一。

* * *明朝进出山海关需要朝廷文书。一般除了贸易,朝廷是不会随便让* *进出关隘的。

明朝和后金爆发战争后,本来就不多的辽东大部分都内迁或者投降了后金。

清朝时,大部分满族人迁入关隘,清廷以保护王朝发源地为由,关闭了辽东入口,禁止普通百姓出入。有一个细节说明,在近代,当沙俄进入外兴安岭和库页岛时,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土著居然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可想而知清朝的封锁有多严厉。

东北包括辽东基本都是近代发展起来的,* * *大规模移民是近代的结果。

问题二:盛京在清代是指哪个地方?盛京1625 ~ 1644是晋末(清朝)的都城,也就是现在的辽宁省沈阳市。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设沈阳中卫,属辽东都督管辖。天命六年三月,努尔哈赤占领沈阳。四月,东京从兴京迁都辽阳。十年后,他把首都从辽阳迁到沈阳。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驾崩,清太宗在此设址,扩建沈阳城,建宫。天聪八年改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定都北京,改盛京为定都。先后有五部,即户、礼、兵、刑、工。各部有侍郎,主事大臣留在盛京。三年,内政部长改为镇守安邦的张静。康熙元年(1662)

问题三:清军入关前辽东有多少* * *人?辽东在明朝属于辽东都城,洪武八年纳入明朝版图。明代辽东首府有25个魏2个州,其中25个魏为汉族聚居,2个州为少数民族聚居。明朝和历史上其他汉族政权一样,往往只统计汉族人口,不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因为只有汉族人纳税。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汉人居住的地方,是九州幽州之一。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也不算少。仅25卫之一的锦州卫一卫,在明朝洪武年间的人口就有45620人(《辽东实录》卷三),由此可见,明朝洪武年间辽东25卫的汉族人口约为1140000人,更不用说驻扎在战车上的了。据明朝洪武时期的统计,明朝总人口只有60545712。到明朝末年,根据现代学者葛和高望陵的研究,1600年明朝人口为2亿(注:见高望陵:《明清中国人口》(清史研究1994,第3期)和葛、王陵。)。可以看出,明朝从洪武到1600的总人口增加了3.3倍多。据此可以推断,1600年辽东都司土著汉族人口不会少于378万,但辽东都司也是明朝流放犯人的地方。而且自16年底明朝被* * *,山海关大量汉人通过山海关为生。就连辽东关北的努尔干都斯也有大量蛮族城镇(汉族城镇)。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一份关于努尔甘杜斯及其健康所的研究,从中我们可以计算出1616。

清末光绪年间清廷废除对汉族的垦荒禁令时,整个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包括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内的总人口只有455万人左右,看上去与明末辽东大致相当。但是请不要忘记,清朝康熙初年的人口只有140万左右,而光绪年间的人口已经是4.2亿,也就是说从清初到光绪年间,中国人口增加了三倍。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清初东北人口应该不会超过151000。即使加上清初入关的满蒙汉八旗及其家属60万,以及随吴三桂逃入关的辽兵、辽人20多万,也不过230万左右。但如果230关入关前的东北总人口还包括06年后多次被清兵从关内掠夺到东北的数十万汉人(见葛《中国人口与疆域的统一》一书),以及被满清和满清本身困住的蒙古、索伦等东北少数民族近百万人,如果扣除这些,最乐观的估计也就是清初的东北。

400万-1万= 300万,那么辽东的300万汉人在1616到1645这短短的29年里都去了哪里?是凭空蒸发的吗?还是被外星人绑架了?显然不是,只能任清朝宰割。清朝和后金入关之前,有两代酋长,一个是皇太极,一个是努尔哈赤。皇太极上台后,重用汉臣,试图缓解晋末尖锐的民族矛盾。他显然不可能把辽东的300万汉人全部杀光。那就只剩下努尔哈赤了。事实上,中朝无数史料中都有努尔哈赤攻下抚顺关后在辽东都司汗区攻城杀城的记载,虽然往往只有寥寥数语或一句话。攻城略地,杀一城是什么概念?你想一想就知道,日本侵华没有做到。可见努尔哈赤在辽东屠杀300万汉人还是最低水平,根本不是谣言。

问题四:明朝辽东* * *为什么打不过满清很简单。这个要从几个方面说。

首先,明朝连续几年水旱灾害,明朝内部腐败到了骨子里,百姓吃不饱饭。官员把钱挥霍给了老百姓怎么办?当时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到达明朝都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也可以说,明朝已经被农民起义军灭了,满清军队此时入关,联系了几个投降满清的明朝官员,走狗军逼近京都。此时的李自成也被京城的魅力所迷,无力反抗,进而改朝换代。可以说明朝不是被满清打败的,而是被内乱和天灾打败的。内部政府也极其腐败,连年干旱是吹倒城墙的最后一阵风。

其实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虽然也有明成祖的嫌疑,但是魏忠贤去职初期的很多改革也是有效果的。连李自成都说皇帝是个好皇帝,只是天时不利。

问题5:现在清朝的盛京在哪里?今天在辽宁省沈阳的什么地方?

盛京是清朝(后金)1625年至1644年的都城。也就是辽宁省沈阳市。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曾在此设沈阳中卫,属辽东都督管辖。

问题6:东北三省在清朝之前属于哪个朝代,还是一直被满族占领?自古以来都属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中又分又合。周唐元时期,整个东北有一段时间被金(后改为清朝)控制。不是因为清朝,东北三省才属于中国。历史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分裂,长期分裂的过程。

舜帝(约公元前2277年-公元前265438年+公元前078年)将中国分为十二州,庐山被命名为东北幽州的镇山,即北镇。

公元前11世纪,姬子在辽西建立了姬子(箕子朝鲜)侯爵,并册封纣王。周代古籍中“苏神吴蓓土野”的明确记载表明了中原与东北的关系,即东北是周朝的北方土壤。

公元前300年,燕开秦至东湖,开拓辽东。

前226年,秦大将王翦攻克燕都蓟,太子Xi和太子丹逃往辽东,秦大将李信追太子丹至燕水,故名太子河。

222年,王俭之子王贲率军攻打辽东,攻占燕国,燕国灭亡。秦在东北建立辽西郡和辽东郡。

公元前2世纪,扶余建立。

公元前37年,高句丽在西汉宣土郡高句丽郡建立。

公元337年,称燕王,建在龙城(今朝阳市),史称前燕。

668年,唐朝吞并高句丽,唐朝拥有整个东北。

698年,满族始祖大左戎建立渤海国。

713年,渤海国被唐朝册封。

926年,辽吞并渤海。

1287年,元朝在辽阳设立书省,管辖整个东北。

1371年,明朝在辽东设驻军(后改为辽东都督)。

1409年,明朝在今俄国设立了努尔戆徒都指挥使司(以下简称努尔戆徒司)。

1616、后金(后改清)政权建立。

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皇太极发布命令,更改满人名称。(满洲是民族,不是地名!)

1644年,清军入关,统一中国。

1689年,清朝击退了俄国的侵略,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

1858,中俄爱和条约,沙俄占领黑龙江以北的领土。

1860,中俄北京条约,沙俄占领乌苏里江以东领土。

1894,中日甲午战争开始。

1906,“满铁”成立。

1928,皇姑屯事件,张遇刺身亡。

1928年,东北改旗易帜,张学良名义上向南京国民投降。

1931年,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发生了。

1932年,伪满洲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黑粉登场。把长春改成“新北京”。

1934年,溥仪登基为满洲国皇帝。

1945年,苏军进入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日本投降,伪满洲国灭亡,东北光复。伪满洲国“皇宫”所在地被命名为光复路。全国* * *同时进入东北。

1946,四平保卫战

1948,辽沈战役,东北三省彻底解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问题7:清朝初期管理辽东半岛的机构是东北,也就是清朝的龙兴之地。顺治年间入关后,驻防八旗留在盛京、沈阳,禁止内地外出农耕。逐渐形成了相当于省的三个总辖区:盛京、吉林、黑龙江。一般下,特别市的副首府设在各个城市,管理各个城市的毗邻地区。在副指挥之下,有一个指挥旗帜的总经理。

问题8:清朝满洲哪里答地主?

满洲里和中国东北关系密切。东北这个词起源于近代。辛亥革命后,尤其是张学良宣布东北改旗易帜后,民国开始用东北取代满洲里这个清朝的发源地。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中国,满洲、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一般统称为东北或东北三省。后来东北三省西部划入内蒙古自治区,所以内蒙古东部(东五盟)也属于满洲。

满洲、辽东、关东、关外、东北先后继承关系,但具体地域范围差异很大。春秋时期,燕国在东北设立辽东郡和辽西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燕国故土建立辽东郡,范围包括今天的辽宁省和吉林东南部,秦长城的东起点是辽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大将军徐达修筑山海关,从此东北的疆域被称为关东、关外。天聪九年(1635)十月十三日,皇太极下诏,将姓氏改为满洲,既是姓氏,也是地理概念。从那时起,东北的领土被称为满洲。从历史上看,满洲(中国东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东北是指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之前,清朝在东北方向的全部领土。总的来说,西至贝加尔湖、叶尼塞河、勒拿河一线,南至山海关,东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覆盖整个东北亚海岸线,包括楚科奇半岛、堪察加半岛、库页岛和千岛群岛。辽东是南满的一个地理概念,曾经用来指广大的满洲地区。历史上的辽东曾包括汉泗郡(朝鲜半岛汉江流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狭义的满洲里是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东北省份,或东北四省(包括内蒙古东部)。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问题9:谁能给我解释一下明末东北大部分原生汉人消失的奥秘,是清初满人和明末辽东人造成的?

去过辽宁的人都应该知道,东北人绝大多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东渡的河北、山东人的后裔。当地土著汉族人的后代很少。这并不令人费解。

是因为建国前辽宁没有* * *吗?显然不是。辽东在明朝属于辽东都城,洪武八年纳入明朝版图。明代辽东首府有25个魏2个州,其中25个魏为汉族聚居,2个州为少数民族聚居。明朝和历史上其他汉族政权一样,往往只统计汉族人口,不统计少数民族人口,因为只有汉族人纳税。辽东自古以来就是汉人居住的地方,是九州幽州之一。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也不算少。仅25卫之一的锦州卫一卫,明朝洪武年间人口就有45620人(《辽东实录》卷三)。由此可见,辽东25卫在明朝洪武时期的汉族人口为1万余人,更不用说驻扎在战车上的军户及其家属了。据明朝洪武时期的统计,明朝总人口只有6000万,而现在中国人口在6543.8+03亿以上。如果从正常人口再生产的比例来看,算起来是654.38+000万,他们的后代到现在应该有2000多万,占辽宁4090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这绝不罕见。辽宁土著的后代现在灭绝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祖先集体消失了。

那他们是怎么消失的?今天的历史专家都不敢守口如瓶。

我们得看看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努尔哈赤极度排华,也许能从中找到答案。

努尔哈赤吹嘘说“培育尼堪(* * *,贬义)”杀死了辽人。

明天就是第三年了,1623)六月,听说福州汉人增多,接受了大明派来的“奸细杂服”,准备叛变。努尔哈赤派出戴珊、翟三姑、阿齐格、、硕等贝勒,率兵两万,镇压并屠杀了所有的男人,带回了大量的孩子和牲畜。

后金委任统治的第九年正月,努尔哈赤派出大批八旗官兵,到晋国管辖的大部分地区查收汉人的粮食。凡有一粒不如一个五金桶者,定为“无一粒之人”。努尔哈赤把“无谷之人”辱骂为“不种地、无谷而无限期地住在家里的学士,要从此逃往另一个地方(明国)”,命令八旗官兵“把无谷之人当作敌人”,发现他“四处流浪乞讨食物”,立即“把他带到这里”,并“杀死了从各处找到的尼堪”。

后晋定都十年十月初三,努尔哈赤颁布长诏,指责汉人“窝藏奸细,收受贿赂,不断叛逃”,列举了汉人在镇江、长山岛、程川、耀州、张艺车站、鞍山、海州、锦州等地武装反抗的事例,宣布要斩杀叛逃者。他命令贝勒、八旗、总兵做好以上军官、将领的准备,带领士兵,到自己的村庄去“区别”汉人。任何抗拒黄金的人都将被处死。众将遵命,“各走各的路,遇到寨堡,即下马斩杀。”

辽人不时被说成是被彻底屠杀了。

在十月初三的《单于》中,努尔哈赤下令将未被杀的“小人”(即劳动者)全部编入李单于和贝勒的托克索(庄),每庄十三丁七牛,耕地百日,庄丁中午八十“自吃”,中午二十“官赋”。编定李庄后,总兵以下,守备以上,“各守备赐庄园”。这样,过去“计划分田”的汉人失去了“私户”的身份,变成了带有奴役农奴性质的“庄丁”,被迫向丁付数倍于“计划分田”的钱,加剧了人身奴役和剥削。

辽东的汉人(除了原籍阿哈的汉人)大多从后金国家“打算分田”的“私户”沦落为支付高额地租、受地主压迫的封建农奴,严重加深了辽人的苦难,农奴制庄园恶性扩张,遍布后金辖区,是一种大倒退。

努尔哈赤下令* * *与女真合并,实际上是将满族旗人安置在* * *户,满族奴役* * *,汉族男子承担所有繁重的体力劳动,汉族妇女成为他们的奴婢。

这种不平等,加上缺衣少食,导致了...> & gt

问题10:明清时期东北* * *多还是人多?明朝辽宁多少属于山东,所以* * *占了差不多90%。但满清攻占辽东后,大肆屠杀* *,实行柳条边境政策,所以东北鲜有* * *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