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的特色文化是什么?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而得名。以辽河流域中部辽河支流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20万平方公里,距今约五六千年,延续两千年。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前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主要的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群,后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转化。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畜牧、渔猎并存。它的遗迹是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独特的彩陶与锯齿形陶器共存,也与细石器共存。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它是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丰富。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阶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达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彩陶多为泥塑,陶质红黑,图案丰富,造型生动简单。玉制品经打磨而成,表面光滑,晶莹光亮,极具魅力。他们的发展是专业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截至目前,红山文化已出土玉器近百件,其中内蒙古赤峰红山出土的大型碧玉C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的精品,被誉为“天下第一龙”。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因为赤峰出土了许多玉器。红山文化的祖先应该是龙的后代。
红山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后来在邻近地区发现了与赤峰红山遗址文化特征相似或相同的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属于这一文化体系的遗址已被发现和确认,覆盖辽西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有大量造型生动独特的玉器,多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有关。随着20世纪70年代对这些玉器的鉴定,考古学家发现了红山文化玉龙,这是中国最早的龙之一。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中国封建帝王极权主义的体现。那么,红山龙和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有什么关系呢?这个话题把古代文明探索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东北的辽河流域。
1.陶瓷雕塑艺术
位于北方的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有裸女的立体圆形雕塑,有的胸部突出,有的则有孕妇的特征。在辽宁省建平县和凌源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出土了涂成红色的泥塑女神头像,这也是红山文化的分布区,推测是女神庙或以女性为主的祭祀场所。红山文化出土的大量陶女,有学者推测是生育神或大地母神的象征,也是母系社会的具体表现。
2.石雕艺术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雕作品中,有不少以动物为题材的玉雕,如红山文化出土的猪龙形器皿,但是否为玉雕还有待商榷。同样形状的玉饰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都有发现,这可能源于早期神话传说阶段对猪形象的神化,或对“龙”形象的神化。红山文化遗址中也曾出土过鸟、龟、虎形挂件、鱼形石挂件等小动物形象,以玉雕或绿松石雕为主。
红山文化陶器有四个特点。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主要有圆柱罐、斜口器、瓮、豆、盖等
1.红山文化陶器主要由混砂灰陶和泥质红陶组成,泥质红陶所占比例大于混砂灰陶。
2.圆柱形的壶代表了红山文化陶器的基本形状。红山文化的圆柱罐的特点是口大底小,腹壁斜而直,属于圆柱罐的晚期形态。后来圆柱形容器由圆柱罐异化而来,形成了红山文化陶器演变的新特征。3.浮雕的锯齿形图案是红山文化陶器的装饰图案。曲折线细而宽,连线和篦点共用,横排和竖排共用,直线与弧线、波浪线共用。之字形图案常与圆柱形壶相结合,成为红山文化陶器更为明显的特征。4.彩陶在泥质红陶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红山文化的彩陶以黑色为主,也有红色和紫色。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图案是龙鳞纹、十字花纹和棋盘纹。
猫头鹰是红山文化中主要的图腾崇拜。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大学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多年的考古研究发现,猫头鹰是红山文化中主要的图腾崇拜对象。据介绍,红山文化出土的玉枭数量最多,最大的达到十几厘米高;有不同的姿势,有模拟的,也有抽象的,与其他动物的组合千变万化。考古学家说,红山文化时期,人们害怕黑暗,希望在黑暗中获得光明或看清一切;人们经常受到其他野生动物的攻击,希望能像鸟一样飞翔以避免受到伤害;人们过着农、牧、渔、猎的生活,希望像老鹰一样轻松地捕捉猎物。猫头鹰有所有这些优点。猫头鹰是辽西常见的猛禽。它们能在夜晚飞上天空,给人一种通达天地阴阳的神秘感觉。所以红山文化中的先民希望猫头鹰能赋予他们与自然抗争的神奇力量,所以猫头鹰成为红山文化中先民的图腾崇拜应该是必然的。
玉器的使用和丧葬礼仪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结构的一个窗口。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看,红山人的墓葬多为石堆墓,是规划的墓地。中心的墓只做玉葬,越往边上墓地规格越低。墓旁的一些墓也有玉器,但数量和规格明显低于中央墓,但同时也有不同数量的猪、狗等。下层墓葬仅随葬陶器,个别墓葬无随葬品。这说明红山文化的社会结构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已经有了阶级划分,贫富差距很大。有了私有制的概念,甚至已经形成了原始国家。
玉的起源是装饰,玉的使用从萨满文化发展到了氏族权力、神权、兵权的象征。许多玉器是原始的礼器,有些动物是氏族的图腾。
位于赤峰,发现了一个5000年前的遗址,就是著名的红山文化。那里出土的玉器是玉器艺术的瑰宝,1908年,日本学者鸟居龙藏在赤峰发现了红山,最初被称为“赤峰后红山文化”,但后来由于甲午战争,调查工作暂停。考古在1954之后恢复,伟大的学者尹达被正式命名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发现。根据放射性碳测年数据,校正后其鼎盛时期约为公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的遗物多为石器和陶器,最著名的是精美的玉器,尤以圆弧形玉雕见长。主要玉料是东北特产岫岩玉,即蛇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