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超微化石简史
当C.G .埃伦贝尔在1836白垩纪发现钙质超微化石时,他认为这是一种无机成因的物体,被称为Morpholithe。直到65438+1960年代,人们发现一块石头结合成一个球形的球磷菌,并在热带海洋中发现一个带有石球的生物,才最终确定了石头的生物学起源。但直到1954年M.N. Bramlet和W.R. Riddle提出美国钙质超微化石的地层学意义后,才开始受到关注。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深海钻探开始和扫描电镜应用于生物学以来,引起了地质界特别是海洋地质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新生代海洋地层学和古海洋学的主要资料之一。
中国的超微化石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东海和台湾省,随后开始于南海北部和华北的晚新生代地层以及新疆的第三纪地层,为石油勘探、地层对比和古地理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