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话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东升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概念神很少,自然神和氏族神很多。大多数神是动物形状的,半人半动物或几种动物形态的组合,很少是纯人类的...地球开天辟地的神话始于徐峥的《三十五历》,一直到了三国,似乎脱离了古代神话的范畴;没有完整的‘神谱’,没有固定的奇迹,童话也是支离破碎、各自独立的,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童话体系。这些事实说明中国古代神话处于不发达阶段。”(94)

但是,对于中国古代神话不发达的原因,持这种观点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胡适和鲁迅都曾认为地理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胡适说:“古代中国人单纯,缺乏想象力。他们生于温带和寒带之间,自然供给远不如南方民族丰富。他们需要时时刻刻与自然抗争,不能像热带人一样懒洋洋地睡在棕色的树下,白天做梦。所以《三百条》里没有神话的痕迹。”(95)鲁迅也说:“中国神话之所以只有零星的,说话的人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人,先住在黄河流域,不怎么豪爽,所以一生勤俭。所以他们关注了现实,却没能把古代的故事集合起来,做成一个伟大的故事。孔子提出这两个理念,是以修身、治国、平天下为根本,不谈鬼神。古老而荒谬的理论都被儒家所摒弃。所以后来也不是特别大,只是散了。”(96)

当代学者大多不同意地理环境决定理论。冯天瑜认为,“中国的古代神话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其原因可能不是气候,而是物质生产方式的特点。古代神话被记录和加工的关键时期,是民族刚刚跨过人类文明门槛的时候。”“中国的殷周朝是早熟的奴隶社会,城市不发达,生活方式比较简单,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艺术创造能力,无法大力利用古代神话这个武器库。”冯天瑜还认为,此外,儒家不重视神话的收集和记录,轻视和贬低神话,较早地发展历史,导致神话传说的历史化,这也是中国古代神话不发达的重要原因。(97)

殷吉则从系统论的观点解释了中国古代神话的不成熟性。他说:“在中国原始社会制度末期,部落联盟不是激烈对抗的形式,而是和平过渡的形式。所以神话思维输入的结构信息比较单调贫乏,不足以产生荷马史诗那样的杰作。显然,中国的神话还没有进化到最高级。最重要的标志是没有一个像宙斯和莱神那样指挥众神的人。”“所以,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早熟,神话体系中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失去了平衡,所以神话水平进化缓慢,当它还处于较低水平时,整个神话体系就崩溃了。因此,中国的神话并没有完全发展。再加上历史信息、哲学信息、宗教信息对神话不同强度的干扰,许多神话被历史化、寓言化、童话化,形成了中国古代神话碎片化的局面。”(98)

东升认为,“特定自然历史条件下的特定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古代神话的不发达应该从这里寻找。”他找到的原因是:“重视现实,忽视思辨的民族文化性格表现在神话中,就是缺乏抽象概括,缺乏想象,没有神,没有开拓神,概念神很少。”“单一落后的农耕经济,以及由此产生的简单生活方式,严重束缚了人们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无法从整体上反映和表达事物的各种联系。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神话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的神话故事也缺乏完整丰富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因素造成的。”(99)

蒋世平认为,古代神话没有发展出史诗的原因有三:一是生产力的发展结束了神话时代;其次,“中国文学的早熟,使古代叙事性口头文学——神话还没有达到记录历史的阶段就停止了发展。”第三,中国诗歌的特殊发展道路。(100)

2.“中国古代神话不是不发达,而是大多零散”(101)

关于神话消失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茅盾说:“中国北方的神话早就被抛弃了,一定还有别的原因。依我个人之见,原因有二:一是神话的历史化;第二,当时社会上没有一件让整个民族的心为之激动的大事来诱发‘布兰登诗人’的出现。”(102)

现在很多人不赞成茅盾的第二个理由,但是神话的历史化已经被很多人公认为是古代神话失传的主要原因。李长治指出:“将神话历史化恐怕是消灭神话的一大原因。”“另一个主要原因应该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后有意识地消除神话的结果。”(103)

有些同志也不同意这种观点。吴世贞指出,历史化是神话的必然演变。“古代神话的历史化,绝不像有些同志说的,是某个历史人物(如孔子)或某个学术派别(如儒家)造成的。.....总的来说,古代神话的历史化在他们之前很大程度上已经完成了。”(104)蒋世平也认为“西汉以后史家有意识地改造神话”,这与古代神话发展不足关系不大。(105)

胡认为,“中国古代神话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写作条件的困难。”(106)殷吉也说:中国的古文字太复杂了,很多神话信息没进“库”就毁了。虽然有一部分进了“储藏库”,但大部分都被关在了较低的层次。(107)

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一卷)认为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家的曲解,使许多丰富美好的童话逐渐变质,变得僵化。”(108)徐悲文曾拿中国古代神话被湮灭的原因来对比中西神话:“与希腊神话相比,中国文化的损伤是逐渐被侵蚀和侵蚀的,不像希腊神话曾经被外来宗教势力一扫而光。希腊神话就像埋在火山尘埃下的物体,中国神话就像祖先传下来供家庭使用的家具。机会来了,骨灰上下埋的东西还大致完好,只是祖传家具在日常使用中毁了。”(109)

也有人反对中国古代神话散死论,认为它本来就不系统,不是散死久了的问题。例如,潘雄、云伯生的文章《从中外神话的比较看中国神话的科学研究价值》(110)指出,“中国古代神话支离破碎、不成体系的状况,反映并基本上保持了原始人天真的想象力和口头传统。它本来就不丰富、不系统、不完整,也不是因为文人长期以来的历史化、哲学化或者死亡。

3.中国现存的古代神话种类繁多,多姿多彩,自成体系,但我们并不完全了解。

李子贤对中国神话内涵的简要论述指出:“中国神话的内涵在中国乃至外国学术界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解释,即中国神话只是中国古籍中零散的、支离破碎的、不完整的材料。”这个概念是不正确的,所以我们必须重新理解中国神话的内涵。他认为,中国的神话大致应该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一是中国古籍记载的神话”;“第二,它仍然活在我国各族人民的口头神话中。从数量上来说,这是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从分类学的角度来说,物种是完整的。世界各民族的主要神话类型都完整地保存在这里。”“第三,用少数民族语言写成的文献中记载的神话”;"第四,融入少数民族史诗的神话."(111)

谢引入了人类学学派的系统神话概念来分析中国古代神话。“多系统”或“非系统”的观点抹杀了中国古代系统神话的存在。在他看来,中国有制度神话,但中国的制度神话和欧洲的制度神话在特征、记忆、形式上都有区别。中国的制度是帝国主义的,而欧洲的制度是神圣的。他阐述:中国式的帝制,“表面上看,它不是神话,而是古代的传说,其核心人物不是神祗,而是古代的圣贤和大臣。”正因为如此,它常常被研究古代神话的学者所忽视。认为被篡改了,这不是神话的主流(见袁珂《古代神话文选释》序)。其实并不是。中国式的“宗室”传说(从黄、炎帝到尧、舜、禹)已经被许多学者研究过,几乎完全是从古代神话演变而来的。”“中国的‘宗室’传说,表现的是历史的‘神族’,也就是历史的制度神话。"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