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古称是“华夏”?「华夏」的寓意是什么?

“华夏”和“中国”的由来和含义——这两个概念反映了古代人的民族优越感。

(2015-03-15 13:05:18)

转载▼

分类:文化、历史和文学

“华夏”的本义和“大不列颠”差不多。这里的“华”字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光荣、文明、进步”,代表着我们的祖先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后来“华”被缩写为“华夏”,受到了由来已久的“中国”一词的类推影响。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出现“中国”的用法。认清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概念,有助于了解中华民族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我搜了各种权威工具书,发现它们对“华夏”、“中国”这样重要的历史文化概念的解释,都是一团乱麻。然而,这两个概念不同于普通的词语,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含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民族认同感,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明白自己能去哪里。

《辞源》对“中国”的定义是,中国古代的华夏族崛起于黄河流域,居住四方,文化发达,历史悠久。因为叫中国,所以也叫中原,叫中国。这就混淆了三个概念的时间关系。其实“中国”这个词比“中国”早出现1000多年,这三个词在表达上也有明确的分工:“中国”是政权的概念,指的是统治的领土;“中国”是国家概念,指的是民族;“中原”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其他参考书的解释大同小异,给读者增添了困惑。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这些概念之间的历史渊源。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武成》:“华夏颇骄,顺(顺)而尊。”人指南方各民族;Xi指的是北方民族。有人把“华”和“夏”视为中原的两个民族。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其实这里的“化”是一个形容词,用作定语修饰“下”。要理解这一点,请看下面的分析。

就像“汉人”来源于汉朝一样,古代汉语中的“夏”字是用中国第一个朝代来称呼相关民族的。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标志着中国文明史的开始。最早的三个朝代,夏商周,是有文化传承关系的,孔子说得很清楚:“殷得而失,因,故能知;周因的得失也是众所周知的。"孔子向往这三个朝代:"去,占殷之利,侍奉周之勉,纵情歌舞。”(《论语·卫灵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论语》多次提到“夏”,却从未提到“华”,这说明“华”并不是与“夏”平行的中原另一个民族的名称。同时,历史上也不存在一个叫“华”的朝代。

“华”的繁体字是“华”,上面有一个草字头,是“华”最早的写法。《诗经》里只有“华”字,没有“华”字。有三层意思:①花:“桃飞,焚其花。”(《诗经·姚涛》)2开花抽穗:“我曾去,我是一朵花。”(《诗经·出车》)③光华:“还是做琼华胡尔好。”(《诗经》)

“花”从植物的“花”的意思发展成为一个褒义词,意味着辉煌、繁荣和文明进步。这就是“华夏”的“华”的意思。“华”也可以做动词,意思是“增加荣耀和荣誉”。比如“我不穿衣帛,马不吃粟,所以爱子,不关心中国?”(《国语·鲁》)“的意思是“为国争光”。

到了周代,“夏”已不再专指朝代,而常指居住在黄河中下游的民族或国家。孔子把周朝诸侯国称为“夏”,比如“易帝有君,不如夏亡。”(《论语·八股文》)“诸”意为“多元”,“华”意为“文明进步”,“华夏”代表先民的文化优越感,所以常用于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比较中。比如孟子说:“我听说过夏变易的,没听说过夏变易的。”(《孟子·滕文公下》)显然,孟子认为落后的蛮夷应该以文明的“夏”文化为先导,而不是相反。

“华夏”成词后,出现了代替整个概念的“华”的用法。比如“我的饮食和衣服跟中国不一样,我的钱不合理,我的语言不达标。”(《左传·相公十四年》)这种对“华”的单一使用,为“中国”一词的出现创造了可能。

“中国”这个词是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比如“你在中国游泳,欣赏它的龙光,怎么会有多少人沉下去!”(《三国志·诸葛亮传》)再如:“其地东接中国,西接西域。”

(《舒威宕昌传》)那么“中国”是怎么形成的呢?最合理的猜测是来自与“中国”的类比影响。“中国”在《诗经》中已经出现,最初指的是周朝的都城,最迟在公元前三世纪,指的是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诸侯国(详见附件)。由于“化”的单用与“中国”的概念基本一致,随着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发展,自然出现了双音化词“中华”。

由于“过”和“化”的来源不同,这两个词在今天的用法也有了明确的分工。“国”原指首都,强调疆域,如今主要用于国家政权尤其是疆域的概念,如“中国疆域”。“华”以前是指属性,表示辉煌和文明进步,今天主要用来表示种族,所以可以说是“中国人”、“汉语言”、“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但这些地方的“华”不能用“国家”来代替。

顺便解释一个语文知识。当“花(Hua)”表示“中华民族”或“中华民族”时,其与植物花卉相关的本义逐渐写成“花”。这种现象在汉语史上很常见,是概念的分化造成的。

最后,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夏”是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后来用于称呼民族或诸侯国,与“汉”的用法相同。“花”本来是花的意思,后来是辉煌和文明进步的意思。“华夏”表示黄河、长江流域的诸侯国,是相对于周边少数民族而言的,蕴含着古人的民族优越感。后来“华夏”简称“华”,并受已经出现的“中国”一词的类推影响,魏晋时期出现了“中国”的用法,并一直沿用至今,作为我们民族的称谓。

附录:“中国”一词原意为“Xi安”或“洛阳”。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3000年前的《诗经》。当时的“国”意为“都城”、“都城”,特指西周的濠井和东周的洛邑,即今天的安、洛阳。《诗经》中的“中国”是“国”的逆序,意思是“都城之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洛阳城”。后来“中国”扩展到周朝统治的整个世界,包括黄河、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再自然延伸到今天“中国”的含义。但字典一般解释“中国”是指位于中原的国家,这其实是一种谬误,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只有这种用法的时期。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中国”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但遗憾的是,目前连最权威的工具书都被曲解,导致误传,大多数中国孩子都不知道祖国名字的来源。以词源学为例。它这样解释“中国”一词的由来:

古代中国的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建立了一代,称之为华夏,周围其他地区称为四方。后来成为中国的专有名词。《中庸之礼》:“为中国而名。”

这是关于中国起源最流行的说法。字典中给出的最早的例子是《礼记》,成书于汉朝初年(约公元前一世纪)。更重要的是,这个例子中的“中国”不一定只指黄河流域的华夏国。

“中国”作为专有名词,早在公元前十世纪就已经在《诗经》中广泛使用。根据《说文解字》,“国”是形声字,外面的方框表示“郭城”,而繁体字本来就是“或”,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国”最早的含义是都城和两个都城,尤其是周代的都城。“中国”原来的词序应该是“郭忠”,意思是“在首都”。例如:

人也够辛苦的,应该会稍微健康一点。去爱抚国王首都的人民,去安定四方所有的王国。——《石矛大雅民老》

咨询!咨询女殷商。女方在中国,自以为贤惠。——《石矛大雅桑柔》据:囕囕,傲慢。

古代的语序和今天的不完全一样。比如《左传》中的“城濮之战”,今天应该叫“蒲城之战”。《诗经》中“中”的使用顺序也与现代汉语相反,如《诗经·葛覃》:“格致施于中谷,叶生。”“谷中”的意思是“谷中”,即“谷内”。再如《诗经·白舟》:“盘白舟,在河中。”“在河里”的意思是“在河里”。

《诗经》中“中国”的所有用例,都是指“在国中”,也就是“在京师”。周朝先后以濠井(Xi安)和洛邑(洛阳)为都城,所以《诗经》中的“中国”一词自然是指“在安城内”或“洛邑之内”。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多个国家,所以位于黄河下游的中原国家称为“中国”,是相对于周边诸侯国而言的。但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时期,孟庄时代的“中国”可以指包括诸侯国在内的中华大地。例如:

虞书九条河,罗辑,还有注海;肯定是汝汉,排淮泗,并注河,然后中国可以得到和吃。——《孟子·滕文公》

数天地四海,不如大泽空。中国在海里,不像仓库里的大米?——《庄子·秋水》

显然,前面提到的孟子用例中的“中国”包括了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而庄子的例子则说明了“四海”都在“中国”的范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在孟子和庄子之前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仅指位于中原的一个国家。可见“中国”二字是从原来的周朝都城突然扩展到周朝统治的所有地区。

换句话说,《诗经》中的“中国”指的是周朝的都城,后来指的是周朝统治的整个“天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虽多,但都被周王分封,地位不平等。周朝是月,诸侯国是星,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各诸侯国都与周朝有血缘关系,每年都要向周朝进贡纳税。所以周朝的天下是一家。

“中国”并不是相对于周边所谓的“蛮族”少数民族而言的,因为在古代,这些周边少数民族并不被认为是“国家”。所以词源的解释不靠谱。在古代,中原人不会以“四方”少数民族自称“中国”。注意,《诗经》中提到的“四方”是指除了首都以外的所有地方。

“中国”的词义引申过程也符合汉语的发展规律,即从局部引申到整体。比如“眼”最初是指黑色的眼睛,后来是指整个视觉器官。再比如,“脸”最初是指眼睛下面的那一小块,后来是指整张脸。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中国”最初指的是周朝的都城,后来扩展到周朝的整个统治区域。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必须知道你祖国名字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