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三元里皮革批发城的历史
当地村民直到现在都把它视为几代人的荣耀。三元里街道工委书记魏作群对这段历史表示了足够的兴趣。他查阅大英博物馆的资料后,认为三元里足以称为“中国近代革命的起源”。
魏作群正在组织一个关于我的三元里的纪录片。第一部分讲述三元里抗英的历史及其对国人思想的启示。整部纪录片将从历史拉回现在。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在最辉煌的地方。随着岁月的进步,三元里开启了广州市场经济时代的新时代。
南临广州火车站、广州市汽车站、省汽车站和老广交会展馆,北靠机场高速,这也是三元里区位优势最直接的体现。80年代,三元里刚兴起的时候,只要在香港上市,几个小时就能在三元里找到。
“三元里商圈有近万家商户,年交易额超过200亿元。被誉为‘中国皮革制品第一城’,产品远销美国、欧洲、中东、非洲、东南亚、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全、品牌最集中、最具发展潜力的皮革制品交易平台。”在白云区创建“广东皮革国际采购中心”的会议上,魏作群用一连串形容词来形容这个发展了20多年的商圈的辉煌。
三元里的国际买家和驻外办事处的数量可能没有现成的数据。但三元里街道办事处给出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三元里村共有户籍人口5万余人,常住人口9.7万人,流动人口约65438+万人。游客不仅沿着狭隘的大陆定义来来往往,而且与各种肤色、说不同语系的国际商人来往。
“桂花岗”、“紫源岗”和三元里大道构成了三元里皮革帝国的大致轮廓,这里也成为了广州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因为靠近广州火车站、广东汽车站、广州市汽车站,三元里的车流量、人流量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外地人坐公交进入省站、市场站,从外环高速下来都要经过三元里。当公交车开始断断续续地行走时,人们下意识地猜测三元里到了。
由于桂花岗和紫源岗的繁忙,以及对三元里皮具商圈的重要性,业内人士习惯称三元里皮具商圈为紫源岗皮具商圈。这个源于1987的皮具市场群,成为三元里20年来商业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它已有36个专业批发销售市场的大小皮革制品,其中20多个专业市场主要从事成品皮革制品的批发,营业面积达40万平方米。
“紫源港在广州整体上是非常繁荣和发展的。白云区作为城市中心,区位优势明显,配套相对完善。尤其让我非常惊讶的是。在广交会上,我们市场的国外采购比例也很高。好像是从国外来的明星关注了我们商圈,商业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暨南大学教授陈海全在白云区成立“广东皮革国际采购中心”工作会议上说。
三元里皮具市场的摊位和这里来来往往的人流、物流,勾勒出三元里看不见却能直接感受到的繁忙商业网络。
三元里的“国际化”体现在各种颜色和语言的混合上。黄皮肤、白皮肤、黑皮肤、东北话、四川话、英语、俄语以及中东、非洲的小语种在这里碰撞,混合出一种独特的商业文化。
约瑟夫是活跃在广州三元里的“国际奸商”,乌干达人。他做生意三年了,按照苏丹客户的要求在广州收货,运回自己的国家。他卖过鞋,卖过衣服,“流行”的是卖电子产品。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三元里的皮具。通过这样的“转卖”,他有了不少收入。
走在三元里的大街上,时不时会路过黑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孤独的人,有些人背着巨大的行李包,有些人则困惑地看着公交或地铁站牌,试图辨别自己的方向。像约瑟夫这样的外国人并不少见。据说广州大约有20万非洲人,大部分聚集在白云区。三元里是他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
包括约瑟夫在内的许多人都对三元里这个古村落爆发出的巨大能量感到惊讶。大多数人习惯称之为“富人”的孵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