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的历史人物

说到孔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大家基本都听说过孔融让梨长大的故事。即使在科技不发达的东汉末年,孔融四岁就让梨,依然流传很远。孔融让梨成为德育佳话。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样一个谦逊有礼的小男孩,最终走上了“弑母”之路。这里的“弑母”并不是穆青杀了他,而是他提出了“父母忘恩负义”的观点。毕竟在“身体皮开肉绽,父母受累”的时代,这种说法其实和“杀母”没多大区别。

孔融是东汉末年的文学家,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从小就很聪明。4岁时,他因为梨的故事成为当时有名的孩子。他年轻时与陶、陈并称青年才俊。汉献帝即位后,历任北军都督、虎贲都督、北海大臣,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孔北海。虽然他在位只有六年,但是他做了很多实事,比如建城,办私塾,选了很多有才能的人做官。

孔融的“父母忘恩负义论”,一般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管得很少,更谈不上仁慈。在他看来,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像器皿和物品的关系一样。物件拿出来,物件自然与器皿无关。他还在公开场合说,孩子只是父母幸福的结果,就算他有吃的,也宁愿给陌生人,也不愿给父母。“估计孔融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样的言论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

因为曹操生性多疑,早就对孔融不满,孔融直言不讳,经常与自己意见相左。在吕赤的陷害下,曹操最终选择了攻击孔融,并以招募追随者和诽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他。尤其是关于“父母忘恩负义”的说法,完全颠覆了传统观念,违背了孝道。曹操认为他的行为是杀父杀母的行为,被扣上不孝的帽子,最后被判死刑。

他的“父母不仁”说虽然不是他死亡的真正原因,但却为曹操提供了杀他的有利条件。毕竟毕竟孔融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人物,不能乱杀,否则容易引起朝廷动荡。孝道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出父母忘恩负义理论的孔融,直接把自己从一个受人尊敬的大作家变成了一个不孝之人。对于曹操来说,杀了这样一个不孝之人,根本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用说担心后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