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的职业是什么?

张小燕

张小燕(1880 ~ 1962),贵州沿河县人,土家族。他是沿河县和黔东北老一代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他擅长诗歌,积极倡导沿河创办小学。

中文名:张小燕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和平镇。

出生日期:1880

死亡日期:1962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编修沿河县志。

单词:居中

轮廓

张小燕(1880 ~ 1962),贵州沿河县人,土家族。清光绪十二年(1906),贵州省试点大学堂毕业。在清末、民国和建国后的50年代,张小燕一生清正廉洁,治学严谨。他励精图治,兴办学校,潜心教学,培养人才,振兴沿江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沿河县第一届、第二届县人大代表,成为沿河县及黔东北老一代教育界知名人物,为当代中青年教师树立了典范。1962去世,享年82岁。

清二年(1910),他创办了沿江小学,是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他以学识渊博、教学有方、组织有方而广为人知,被广泛推荐为校长,并兼任小学语文课(当时叫语文课)。1926年,为教学立下汗马功劳,被任命为县劝导主任。1934担任县教育局长。1934,担任县教育科长。在17任职期间,协助县直机关在全县各区兴办中心小学12所,小学78所,代国学校54所,县教育培训班1个。除了负责行政教育,我还在教育培训班教书。他煞费苦心地创办和发展沿江教育,受到人们的尊敬。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在和平镇小学担任语文老师。

非常有文化

张小燕很有文采,擅长诗歌。1943年,积极参与《沿河县志》编纂,任副主编,编修《教育志》、《饮食志》。在《校记·概览》中,他指出:“教育强国以聚学生为重,县政府关心民生之难,普及教育之难。除积极增加学校外,28年春,在西岸的四川主庙设立民间教育馆,发展社会教育。”他亲自撰写了《沿江人教材编选总思路》和四十课。

在编纂地方志时,我经常与杨华雨(民国时期的沿江县令)、秦梦松和刘思齐聚在一起,早晚诵经。他曾在豫园写过当时著名的诗集。与秦梦松、刘启贤合编的《胡歌咏酬集》唱出了沿江八景,其中“珍珠岩雪”一幕吟诵道:“寒夜笼中懒烟,所以梅花的消息来找我,推窗望天,斑驳的珍珠藏在阳光下。”还有刘其贤的诗《三相桥》。诗中云:“一溪厚石苔,漫步新堤访旧径,玉笋排云对雨滴,香梗露夕阳。方耀的成就取决于春天,而王谢的浪漫生活是轻松的,红云平分秋色,听声音并不违背农业。”后来,他还在书房里写了《听雨楼书房》,又写了《听雨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