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贵族用来系腰带的钩子在哪些朝代流行?它看起来像什么?
玉钩,即玉带钩,是古人腰带上的一种配饰,类似于我们现代人使用的皮带扣。在当时,玉带钩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产品,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在传统服装史上,用钩子连接的腰带是中国独有的发明。王充《论衡》记载:“带约其腰,钩挂于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用来系腰带的物件,用来系结和装饰衣服。带钩大多由钩头、钩体和钩扣组成。使用方法是将皮带背面的钩扣嵌入皮带的一端,将钩头钩入皮带另一端的穿孔中,或者将钩头通过放置在皮带另一端的带环悬挂起来。
最早的玉带钩发现于4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春秋时期钩子的出现,应该与古代服装的演变有密切关系。由于上下结合的“深衣”的出现,使得皮带的大量使用和普及成为可能,用于系鞋带的挂钩也大量出现并流行起来。
春秋时期贵族使用的金或玉是扁平的方形。金钩或铜钩虽也能抗利箭,但体积略小,玉带钩面积较大。秦始皇时期,钩作为士兵的必备之物,经常挂在腰间。西汉时期是玉带钩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玉带钩几乎成为达官贵人、富商大贾、文人墨客的必备之物。此时的玉带钩,造型艳丽多彩,玉质精致奢华,不仅是人们身上的重要装饰品,也是人们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玉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一直延续到唐宋,数量锐减,种类单调。到了元明清时期,玉带钩的制作开始回暖,出土和传世数量增多,时代风格显现,造型优美,技艺高超,精巧巧思,韵味十足。这说明玉带钩已逐渐由实用转向观赏,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此外,与钩有着相同古史的扣,在古代文献中称为鲜卑、石壁、徐志、西皮。在功能上,它们是相同的。扣用于人体绑带,北方的历史比中原要长,中原传统上使用钩。皮带扣在北方游牧民族中历史悠久,现在金皮带扣也很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发现的匈奴金银器中,有12条金带铸为虎形怪兽,有许多长角。从晋代开始,皮带扣的使用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皮带扣被不同阶层的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