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亚、非洲、欧洲最早的人类文明是什么时候?它叫什么名字?他们有哪些代表性的成就?
中国最早的文明大约是在5000年前,在中国的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部落。以公孙轩辕(黄帝)为首的部落最早兴起于陕西西北部,后沿洛水南渡黄河,定居于河北涿鹿附近,由游牧生活转为农耕生活。名字叫中原龙山文化。
西亚最早的文明也叫美索不达米亚文化,苏美尔文化,或者两河文明。是指在两河流域之间的肥沃新月地带(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起来的文明,是西亚最早的文明。在古代,这个地区居住着许多种族,这里是干旱地区,但下游土地肥沃,灌溉网很早就发达了,形成了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亚述在古代北方叫巴比伦尼亚,南方叫巴比伦尼亚。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叫苏美尔。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他们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座城市,编纂了第一部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作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周期,首次阐述了上帝七天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至今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泥板)。
欧洲爱琴海文明
希腊爱琴海地区长期以来就有人类活动。在希腊北部的卡希迪斯地区发现了早期人类头骨,一些学者认为他们属于尼泊尔类型。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散落在希腊半岛。在希腊南部阿尔戈利斯地区的弗兰克提洞穴中,有一个约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遗址。居民捕捉海鱼,使用黑曜石制成的石器。新石器时代的聚落分布在希腊大陆和爱琴海群岛,最早的时间可以推回到公元前6000年。著名的遗址包括马其顿的尼欧尼科美狄亚、塞萨利的塞斯克和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新石器时代,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大致相同,种植大麦、小麦和豆类,驯养绵羊、山羊、猪等家畜,崇拜象征丰产的泥塑女神。农业技术很可能是通过潇雅半岛由陆路和海路从西亚传来的,可能还伴随着农业移民。值得注意的是,希腊缺乏坚硬的燧石,新石器文化的居民大多用黑曜石制作边缘锋利的石器,而黑曜石只产于基克拉迪群岛的米洛斯岛。这说明早在公元前6000-7000年,爱琴海就开始了所需物品的交换。
公元前3000年初,希腊爱琴海地区进入青铜时代早期。公元前2000年,是青铜时代中后期,最早的文明和国家出现在克里特岛,然后是希腊半岛,统称为爱琴海文明。此后,古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阶段:(1)爱琴海文明或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20-12世纪);②荷马时代(公元前11-9世纪);③古风时代(公元前8-6世纪);④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⑤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世纪晚期——公元前34年)。
爱琴海地区的早期青铜时代,一开始其实是铜石器时代,青铜器不多。金属冶炼技术和农业种植一样,很可能来自东方。公元前2500-2200年间,爱琴海地区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属制品的数量逐渐增多,人口明显增加,爱琴海上的贸易交通比以前更加频繁,更大的建筑和城市防御设施出现在海边。这一切都反映出物质财富在增加,社会分工和社会结构越来越复杂,有向文明过渡的迹象。基克拉迪群岛是小亚细亚从铜等金属材料通往希腊半岛的要道,其早期青铜文化在爱琴海地区处于领先地位。那里出土的“大地之母”的大理石神像和钢琴演奏者、长笛演奏者的形象,古朴生动,为后来的希腊大理石雕刻艺术开了先河。
希腊爱琴海地区的早期居民不是希腊人,但古希腊作家称他们为皮拉尔吉、勒季乐和卡利安。爱琴海有很多地名是以nth和ss结尾的,比如希腊半岛的科林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哈利卡纳苏斯。从语言学上来说,这个后缀不属于希腊语,说明爱琴海地区的原始居民不是希腊人。学者称之为地中海人,他们大概和小亚细亚半岛的居民有更多的关系。公元前2500年后,一批属于印欧语系的希腊人从多瑙河流域来到马其顿等地,其中一部分人在公元前3000年底分批进入希腊中部和南部,与当地居民混杂,成为希腊人。
克里特城邦的兴起克里特岛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之后稳步发展,有许多居民居住在洞穴中。公元前2500年以后,青铜器和青铜器逐渐增多,匕首占了很大比重。冶金学可能来自亚洲和基克拉迪群岛。石瓶、印章、金饰的制作引人注目。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导致进一步的分工、商品交换和社会分化。从东克里特岛发现的大量私人印章、奢华的金银首饰和大型L型建筑来看,到公元前3000年底,私有制和贫富两极分化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
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和埃及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左右,来自北非的移民移居到克里特岛南部,与当地居民混杂在一起。蓝色釉陶珠子、彩色瓶子、象牙和装饰品都是从埃及进口的。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吸收和改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公元前2000年左右,克里特岛出现了第一个国家。克里特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宫殿建筑。每一个城邦都是围绕着皇宫形成的,皇宫是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克里特岛容易发生地震。由于天灾人祸,全国各地的宫殿都被破坏重建。根据这一特征,学者们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为前宫殿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古宫殿时期(约公元前2000-1700年)、新宫殿时期(约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450年或公元前1380年)和后宫殿时期(约公元前65438年)。
古代宫殿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从发现的遗址来看,原始国家主要兴起于克里特岛的中部和东部,包括克诺索斯、法耶斯特、玛丽亚、古尔尼哈特、费拉卡斯特罗和扎克罗。其中,克里特岛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和克里特岛中部南岸的费斯特是最强大的城市,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海港。他们之间有一条路,贯穿克里特岛。在古代宫殿的尽头,大概克诺索斯已经统一了整个岛屿。据传说克里特岛有一位米诺斯王,学者称克诺索斯王朝为米诺斯王朝,克里特岛文化也被称为米诺斯文明。这时,欧洲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克里特岛,最初是图形,后来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演变为音节符号。它被称为线性书写A,还没有被解释,可能不是希腊语。
克里特岛森林密布,东部平原适宜农耕。农业主要种植谷物、橄榄和葡萄。除了食品,橄榄油和葡萄酒也大量生产。皇宫专门设置了储藏室,将油和酒存放在巨型瓮中,仓库往往一排排相连,有上百个瓮,可见油和酒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克里特岛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包括工商业和海上贸易。其手工制品以精致美观著称,青铜和金银制作的日用品和手工艺品相当精美。陶器尤为突出。有一种彩陶叫卡玛蕾斯,是古代宫廷时期生产的,美丽可爱,雍容华贵,是古代世界公认的最精美的彩陶。它的造船业也很发达。商船往来于地中海各地,还有相当数量的海军舰艇,成为城市的主要防御力量。所以克里特岛的城市和宫殿都没有配备厚墙和高垒,与其他古文明所重视的城防建筑完全不同。克里特岛以其农业和工业产品在地中海广泛交易,尤其是在埃及。使用的黄金、象牙、皂石印章和高级奢侈品大多来自埃及。在古宫殿时期,埃及中王国12王朝的文物曾在克里特岛传播,埃及的影响也普遍存在于爱琴海文明的各个方面。工业、商业和航运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这是未来希腊文明的共同特征。然而克里特岛从一开始就以宫殿为政治中心。统一后王权加强,宫殿建筑越来越豪华,表明其城市是王朝统治的中心,这也是其与日后希腊推行共和政治的城邦最大的区别之一。
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新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此时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着克里特岛,还统治着基克拉迪群岛。弥诺斯的商业驻地和殖民地遍布爱琴海地区,东至亚洲的罗德斯和米利都,西北至希腊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西至义大利的利巴拉群岛。此外,克里特岛与埃及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埃及18王朝的宰相米拉墓中有壁画,表现了克里特使节的献身精神。碑文上写着“海里的岛屿和伟大的克弗悌乌国王和平抵达”,表明克里特岛与埃及建立了友好关系,商业往来更加频繁。海外商业的发展和海军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海上霸权,日后被希腊人传为美谈。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弥诺斯为历史上的海洋统治者,称他是“征服了许多土地并经常在战争中获胜的国王”。忒修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指出:“根据传说,弥诺斯是组织海军的第一人,他现在控制了希腊大部分海域。”弥诺斯海上霸权的意义在于控制了地中海东部的海上贸易网络,其势力范围形成了以克里特岛为中心,达尔罗兹岛以东,伯罗奔尼撒半岛以西的环形带。这些地区和更远的欧洲内陆,作为待开发地区,迫切需要与地中海东岸的古文明,尤其是当时最富裕的埃及沟通,而克里特岛控制的环形带正好在它们之间,各方海上交通都受其控制,这样才能攻占欧亚。
克里特岛的首府克诺索斯,此时有8万人口。加上海港,超过65,438+百万的时候可以称之为地中海最大的城市。它的宫殿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它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为宫殿里有许多仓库、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收税机构。事实上,超过一半的关于克里特文明的考古资料都出自这座宫殿。在新宫时期,这座宫殿曾多次被毁(可能与地震有关),但每次被毁后都修建得更加辉煌。最终建成的宫殿是一组围绕着中央庭院的多层建筑,占地22000平方米,宫殿中共有1500多个厅室。楼层紧密相连,楼梯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有致,天井众多,出奇的巧妙。现在宫殿遗址已经全部发掘并部分修复,其建筑大体呈长方形。根据弥诺斯宫的一般惯例,宫殿周围没有围栏。整个宫殿以一个长方形的中央庭院(长60米,宽30米)为中心,建在一座小山上。地势西高东低。所以院子西边有两三层,东边有四五层。从东脚可以看到宫殿,但楼层高耸,门窗交错。庭院西面的建筑主要用于办公会议、祭祀和清点财物,东面的建筑则是卧室、客厅、学校和作坊。每层楼到处都有楼梯相连,尤其是庭院东面的中央楼梯,最为宏伟。它有一个采光的天井,三面有柱廊,一个宽阔的楼梯和五颜六色的绘画,被称为宫殿建筑最杰出的纪念。旁边的双斧厅分为里外两个房间,用折叠门隔开,冬暖夏凉,尽显弥诺斯建筑的灵巧。大厅旁边的女王卧室是弥诺斯典型的豪华住宅。内壁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美观大方。相邻的房间里有浴室和抽水马桶。这种卫生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与建筑的高度相似,宫殿各部分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的优秀作品,这说明克里特文明讲究灵巧和优雅,不同于东方国家的威严和厚重。
由于克里特岛的线形文字A没有被成功解读,我们对其政治历史和社会结构了解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和未来的希腊人不是一个种族;此外,米诺斯王朝无疑奴役了大量的奴隶和农民,类似于古代东方国家。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克里特岛保留着向神献祭人的习俗,反映了其社会奴隶制的本质。公元前1450年左右,说希腊语的人占领了克诺索斯宫,标志着克里特文明的衰落。此后,爱琴海文明的中心转移到了希腊的迈锡尼。
迈锡尼文明的兴起和繁荣,克里特岛的迈锡尼和弥诺斯不是同一民族,他们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由北向南从欧洲内陆进入希腊。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迈锡尼人是最早到达并定居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希腊人。此时克里特岛已经建立了米诺斯文明,而希腊的迈锡尼则相对落后。虽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还没有建立国家。所以他们在克里特岛的直接影响下逐渐过渡到文明,直到公元前1600年才称王建国。此时的王朝根据考古资料称之为竖墓王朝,延续了一百多年,在公元前1500年后被穹墓王朝所取代。
竖墓王朝的主要文物是在迈锡尼城堡内外发现的两个墓地。公园内有许多皇家陵墓,里面有丰富的金银随葬品,数量之多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仅一座陵墓就有870座之多)。技术水平也很高,大部分是克里特岛的产品,也有来自埃及、亚洲、叙利亚等地的。这表明迈锡尼皇室和贵族可能曾作为雇佣军首领为克里特岛和埃及服务。随着与海外先进文明地区的密切接触,迈锡尼的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到了穹顶墓王朝时期,已经从追随克里特岛变成了可以与之抗衡的强国。与竖井墓不同的是,穹顶墓并不只是在地下建造简单的竖穴墓,而是在地面上钻孔砌筑而成的圆形墓,前面是墓道,上面是高高的土堆。室内屋顶用叠敛法建成圆锥形屋顶,形似蜂窝,故又称蜂窝墓。这种陵墓的建造对石材工程技术要求很高。虽然它的形状起源于克里特岛,但在迈锡尼却变得越来越宏伟。现存最大的圆顶墓高13.2米,墓口10米。入口内侧的通道上覆盖着一块重达120吨的巨石,可见工程之艰巨。
迈锡尼文明在充分吸收克里特文明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比如坚固的城堡,强大的陆上力量,爱用马拉战车,杰出的尚武精神等等。作为爱琴海文明的组成部分,它欣欣向荣,有取代克里特岛,后来居上的潜力。到公元前1450年,迈锡尼可能通过婚姻、继承等和平方式进入克诺索斯宫,这是迈锡尼文明发展的关键一步。迈锡尼统治克里特岛后,不仅继承了克里特岛掌握的爱琴海商业贸易网络的控制权,还充分吸收了克里特文明的遗产。克里特岛原来的线状文字现在被用来书写迈锡尼语,形成迈锡尼线状文字(学术界一般称前者为线状文字A,后者为线状文字B)。从公元前1400年到公元前1200年,迈锡尼达到了其文明的顶峰。
迈锡尼是迈锡尼文明的中心,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北部。附近还有提林斯城,这是一座直接隶属于迈锡尼的军事要塞。他们组成了迈锡尼王国,是希腊国家中最强大的。其他著名的王国包括伯罗奔尼撒中部的斯巴达和西部的派洛斯,以及希腊中部的雅典和底比斯。他们有时结成军事联盟,以迈锡尼为盟友,共同作战。考古发现的迈锡尼遗址主要是国王居住的城堡。它的城墙是用群山环绕的巨石砌成的,厚5米,高8米,与克里特岛的皇宫大相径庭。城堡有宏伟的“狮门”(因浮雕刻有一列双狮而得名),城内建有豪华宫殿。城堡下是一片广阔的城区,富商达加和工匠们就住在这里,其繁华程度不亚于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在海外贸易方面,迈锡尼甚至比克里特岛更好。迈锡尼陶器在埃及、叙利亚、腓尼基、塞浦路斯、意大利南部、利巴拉群岛等地均有出土,数量超过各地曾发现的克里特陶器。在爱琴海地区和希腊,迈锡尼文明的分布比克里特文明更为广泛和众多,已发现的大大小小的迈锡尼文明遗址超过1000处。
迈锡尼的线性B从1952开始被成功解读,证明了迈锡尼语是古希腊语的一个分支。现存的线性B资料多为皇家经济文献,对政治历史揭示甚少,但提供了有价值的经济信息。这些材料充分表明,迈锡尼社会是一个奴隶社会。“男奴女奴”一词已在线性B条中独占使用,其发音与日后希腊语中的slave相似。在Pyros的文档中,女性631,女生376,男生261。在另一个类别中,有370名女性奴隶,其中有65 438+049名男性和65 438+090名女性儿童奴隶。两种计数合计分别为1268和709。这里虽然没有提到男奴,但是从其他材料来看,男奴是很多的。根据派洛斯小国的规模和文献中反映的个案,可以看出当时奴隶的数量是惊人的。此外,文件还反映了国王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农民占有少量土地,农民受到统治者残酷剥削的情况。这些情况表明,迈锡尼社会和克里特岛一样,类似于东方的奴隶制王国。
多里安人的迁徙与迈锡尼文明的灭亡。公元前1200年后,迈锡尼文明逐渐衰落。古希腊神话传说中隐约提到朝代更迭频繁,战争接踵而至;考古材料也反映出陶器质量的下降和产量的萎缩,“海族”的骚扰极大地打击了国际贸易。经济衰落可能迫使统治者武力掠夺,于是各国城市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其中最著名的是希腊联盟与亚洲富裕城市特罗耶的战争。战争持续了十年,但最后希腊联军虽然攻占了特罗伊,但实际上是两败俱伤。获胜的希腊国家(以迈锡尼为首)都是疲惫不堪,元气大伤,最终也摆脱不了“黄雀在后”的厄运:希腊国家已经难以恢复元气,于是为北方的多里安人提供了机会。他们纷纷南下,攻城掠地,逐渐征服了希腊中部和雅典以外的伯罗奔尼撒国家,宣告了迈锡尼文明的灭亡。
非洲文明非洲是人类进化史上从古猿到森林猿、拉玛猿、“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甚至现代人都存在过的大陆。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了最早的“完全成形的人”化石。这些发现使得包括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在内的人类学家得出结论,非洲是人类的发源地。
考古资料证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创造和发展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古代,当西方殖民者的故乡还处于冰川封冻阶段的时候,非洲大陆上已经有了沸腾的生命。那时,尼罗河流域还是一片无法居住的沼泽地。现在的撒哈拉沙漠已经荒芜,但却是有河流的森林和草原。大约在1万年前,北非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草原逐渐干涸,变成了沙漠。
尼罗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就出现了农业,懂得种植谷物,修建水利工程。埃及人很早就发展了天文学。早在公元前42,465,438+0年,埃及人就制定了相当精确的阳历。阳历一年有365天,分为三季,一季四个月,每月30天,最后一个月加5天为宗教节日。它与回归年的年误差只有大约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纪创造了象形文字,在公元前19世纪,已经知道如何计算正方形的边长和截顶金字塔的体积。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埃及人能够几乎准确地确定圆周率为3.16。
古埃及在建筑、雕塑和绘画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迄今为止,矗立在尼罗河畔开罗附近的雄伟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纪左右古埃及的杰作。它们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杰出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不朽丰碑。
在尼罗河中游,也就是今天的苏丹,公元前16世纪崛起了一个库什帝国。它发展了农业、炼铁和纺织工业,在古代是世界上最富裕和繁荣的国家之一。其首都梅罗伊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炼铁中心,被西方考古学家称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现在埃塞俄比亚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纪左右在那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在四世纪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国内的商品交换已经发展到使用金银铜币的程度。那个时候,那个时候创造的人物基本上还在用。60英尺高的阿克苏姆石碑和自由岩教堂是世界闻名的非洲历史奇观之一。
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马格里布的柏柏尔人,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就开始从事农耕,修建原始水利设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就有了青铜器。柏柏尔人在公元前建立了毛里塔尼亚和努米底亚两个王国,留下了大量的岩画和艺术品。
公元前2000年左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开始从狩猎和采集野生植物发展到驯养动物和种植农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种作物起源于撒哈拉以南非洲。
西非是大多数非洲农业的发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产物。历史在撒哈拉沙漠留下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画,是西非人放牧后田园生活的写照。公元前几千年,西非就出现了精致的赤土雕塑。公元前3世纪左右进入铁器时代后,先后出现了加纳、马里、桑海等强大的古代帝国。
在非洲中部和南部,随处可见铁器时代的遗迹,还有古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遗迹。拥有成千上万间房屋的恩加鲁卡古城遗址,以及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大津巴布韦的石建筑遗址,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象征。中南部非洲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国家,如农业、矿业和对外贸易发达的莫诺莫塔帕王国,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刚果王国,雕刻水平相当高的库巴王国,社会分工发达的布干达王国等。
靠近印度洋的非洲东海岸自古以来就从事着繁荣的贸易,早在纪元前就有铁和盐的交易。15世纪上半叶,非洲东海岸已经发展到使臣可以漂洋过海访问中国的地步。
非洲不只是一些西方学者所描述的“狮子出没的地方”,而是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大陆。非洲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非洲是一个物产丰富、历史悠久的大陆。然而,自15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非洲以来,400多年的殖民统治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16世纪到19世纪,西方殖民者将2000多万非洲黑人贩卖到美国做奴隶。这些奴隶大部分在活了15年之前就死了。西方列强也通过武力夺取了非洲的土地和资源,然后彻底瓜分了非洲,建立了野蛮残酷的殖民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土地上,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所有国家都被西方殖民。殖民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者对非洲人民的杀戮和对非洲财富的掠夺数不胜数。
非洲人民对侵略者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武装斗争,创造了无数英雄业绩。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南非和东非的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加纳、阿尔及利亚、几内亚、马里、苏丹、肯尼亚、索马里等许多国家都曾发生大规模的反对侵略者的武装斗争和武装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重新点燃了反对帝国主义和争取独立的斗争火焰。东非阿比西尼亚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曾经震惊了全世界,北非的埃及也赢得了独立。二战前,只有三个独立国家: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非洲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蓬勃发展,取得了伟大胜利。20世纪5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的数量从二战前的3个增加到9个。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如火如荼,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使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和1994年南非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崩溃,标志着除了海洋中的几个小岛之外,所有的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枷锁。
非洲国家的独立为非洲地区的发展和振兴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当前,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