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犹太人第一次进入中国是什么时候,后来怎么样了?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量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公元8世纪左右)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这一观点已被考古发现充分证明。有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代甚至周朝就来到中国,但没有确凿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犹太人来到中国后,分散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如Xi、洛阳、敦煌、开封、广州、杭州、宁波、北京、泉州、扬州、宁夏、南京等。但直到宋代,开封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犹太人社区。关于这个社区的记录是最全面和充分的。正因为如此,谈到中国古代的犹太人这一主题,人们一般会选择开封犹太社区作为典型。

中国历代王朝在外国人不干涉中国内部政治的前提下主张“中外融合”,对外国人采取以和为贵、兼容并蓄的政策。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民族纷争很多,但民族之间的融合一直是民族关系中的主流。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很多特点,少数民族也吸收了汉族的很多特点,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犹太人一来到中国,中国的统治者就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历代统治者都遵循这一政策。具体来说,只要你经营得好,赚钱得当,你也可以成为巨商;只要努力学习孔孟之道,走科举之路,也可以做官掌权;只要做出了成绩,建立了政绩,还可以得到各级官员甚至皇帝的奖励和礼物。而在欧洲,犹太人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受到歧视,处于不平等的境地。“同化”是指不同的事物逐渐变得相似或相同。欧洲犹太人在客国总是难以达到与主民族、主宗教相同的地位,自然也难以与客国主流社会、主流文化相同。相反,开封犹太人一直享有与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大家庭所有成员同等的待遇,所以自然而然地走上了同样的发展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17世纪以后,清朝逐渐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这使得开封犹太人在其存在的最后阶段与外界完全隔绝。比如,开封最后一个犹太拉比去世后,不可能找到新的拉比;开封的犹太会堂被洪水冲走后,年轻一代不知道如何建造新的会堂。由于与其他地方的犹太人缺乏接触,开封犹太人逐渐放弃了通婚的传统,开始与汉族和回族通婚。事实上,在最近的几百年里,开封犹太社区对外部的犹太世界一无所知,其民族意识和宗教传统日益淡薄,整个社区的犹太特色逐渐消失,甚至完全脱离了犹太文明发展的主流,因而逐渐融入中国文化社会发展的潮流并最终同化于中华民族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