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虽设三公府,事归太阁”。皇帝是如何集权的?
皇帝作为“天子”,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权力的人,但在东汉,皇帝的权力受到三公的制约。于是,皇帝想出了“设三公,事内阁”的办法,一步步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作为皇帝忠实支持者的“尚书台”的权力,以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设立“三公”指的是“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三公”,实际上是废除宰相制度,把宰相的权力分配给三公,避免宰相推翻王朝的事情发生。但是,即使权力分散了,三公的权力还是很大的。皇帝虽然是王朝最大的统治者,但他说的话并不是最终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和三公商量。但如果三公反对,这件事就很难进行,于是汉武帝就有了削弱三公权力,集权的想法。
首先,汉武帝下令“矫枉过正太直接,政府不负责任。三府虽设,事属太阁”。然后就开始了,千方百计削弱三公的权力,首先就是把三公前面的“大”字去掉,改成司空、司徒、司马,这样看来三公的名字就没有以前那么显赫了。后来成立了“尚书台”。虽然刚刚成立,权力不大,但皇帝逐渐侵蚀了三公的权力,这些权力都交给尚书台管理。
一口一口慢慢啃下去,三公的力量完全被啃光了。后来三公甚至需要看“尚书台”的脸色。“尚书台”可以看作是皇帝身边的大臣,所以“尚书台”的权力与皇帝密切相关。没有皇帝的支持,“尚书台”就等于什么都没有。汉武帝正是通过这样的手段削弱了三公的势力,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