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出土的暮光仪有什么特点和意义?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旋律最完整、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钹演变而来,根据其形状和悬挂方式,有永钟、钮钟、钟奇等不同的名称。不同频率的钟按大小顺序成组挂在钟架上,形成和谐的合奏音阶,称为编钟。时钟的大小与音高直接相关。商代有3钟或5钟,西周中晚期有8钟,东周有9钟或13钟。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与琴、笙、鼓、骈等其他乐器一起,成为皇室显贵的陪葬品。【编辑此段】结构特点:钟架由铜和木头制成,呈方形。横梁为木质,涂有油漆,横梁两端有刻有龙纹的青铜套筒。中下梁有三个带剑的青铜人,用头和手支撑着梁架,中间有铜柱加固。铜人是青铜人像中少有的杰作,身穿长袍,腰间系着腰带,神情肃穆。将其用作时钟基座,让钟声更加奢华。[3][编辑此段]古代世界各地都有钟表,但没有成为乐器。这是因为这些钟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声音持续的时间太长。只有中国的编钟,横截面像两块瓷砖,组合在一起。因为编钟扁而圆,有棱角,声音衰减快,所以可以编成组,用作旋律乐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编钟65件,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曾侯乙墓的编钟铸造于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气势宏大,总重2500多公斤,用铜五吨,在世界乐器史上绝无仅有。更神奇的是,每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而这两个乐音恰好有三度关系。曾侯乙墓编钟有五个半八度音域,十二个半音完整。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一般来说,编钟的发声原理是编钟小,音调高,音量低;钟大时,音调低,音量大,所以铸造的大小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铸造一个时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编钟非常大,高度超过1.5米。它们在制造时需要用136的陶瓷模具组合成一个模具,只有用近1000摄氏度的铜水浇注才能获得。从出土的编钟来看,不仅音色准确,而且装饰极其精细,说明商周时期青铜模具的制造技术已经非常熟练。铸造编钟时,不仅要考虑编钟的美观,还要注意其声学特性。这个被称为海贼王的钟,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还可以加速声音的衰减。青铜是一种合金,主要成分是铜,还添加了少量的锡和铅。各种金属部件细微的比例变化对钟表的声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青铜中锡含量的增加可以提高青铜的硬度。但如果含量过多,青铜会变脆,不耐敲击。在铜中加入铅,可以降低熔点,增加青铜铸件的流动性,也可以减少加锡造成的脆性,使铸造的钟经得起冲击和使用。但如果含铅量过高,钟的音色就会干涩、空白。在曾侯乙编钟中,铜、锡和前驱物的含量达到了最合理的比例。可见,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合金成分与音乐编钟性能的关系有了准确的认识。正因为如此,这种铸钟音色优美,经久耐用。曾侯乙的编钟能在一个钟上敲出两个准确的曲子,一度让人们感到惊讶和不解。通过声学检测发现,编钟能发出双音的机理在于其瓦形。敲钟正面时,侧面振幅为零,敲侧面时,正面振幅为零。这样两个音就可以融合在一起,互不干扰。也许是太复杂了,编钟的制造技艺从汉代就失传了。今天,借助现代科学手段,人们可以了解编钟的奥秘,领略古代智慧的光辉。[4][编辑此段]历史意义曾侯乙墓编钟的发掘震惊了世界考古界,因为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和如此雄壮的乐队,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钟的铸造,显示了我国青铜铸造技术的巨大成就,也显示了中国古代音律学的发达程度。它是中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5]具体信息/查看/64092.htm?fr=ala0_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