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梅州的详细介绍,包括历史和现状?

梅州市隶属于中国广东省,成立于1988。东邻福建省,南接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西接广东省河源市,北接江西省。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镇——“文化之乡、侨乡、足球之乡”,也享有“民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美食之乡、单丛茶叶之乡”的美誉。梅州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安全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省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梅州,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原、丰顺、兴宁市、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是客家人最重要的集散地和聚居地。梅州曾承办过世界客家大会与世界客家联谊会,并于2009年6月5438日至2009年10月在梅州成功举办了2009年首届世界客商大会。今后,世界招商大会将每两年在梅州举办一次。梅州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四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汕头、湛江、韶关)之一。曾经的山城正逐渐被园林式、绿城式、城中有水的中等城市所取代。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和农村小城镇为主体的全市城镇格局基本形成。城建水利成为新亮点。梅城“一江两岸”工程被水利部誉为城市堤防建设的“梅州模式”,2002年被建设部授予“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被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州首创的城市公厕管理模式,被联合国国际能源与环境代表团誉为“城市公厕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梅州也是广东省重要的电力基地之一。全市水电、火电装机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通信业超前发展,建成了以公用通信网为主体、专用通信网为补充的现代化综合通信网,实现了电话程控化、长途传输数字化、村村通电话。

交通现状

梅州的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区内交通四通八达。截至2008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1544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2公里,一级公路22公里,二级公路1816.89公里,三级公路和等级公路8848.6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75.66公里。公路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城市前列。梅捷、梅河、天山、梅州西环、兴社高速相继建成通车,使梅州山区融入珠三角经济高速公路。从梅州到深圳只要三个多小时,到广州四个小时。同时,梅州南环高速(达夫高新区-三角)正在建设中;梅龙(梅州-龙岩)高速公路一期梅大(梅州-大埔)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甘梅(江西梅州-赣州)和张梅(福建梅州-漳州)高速公路已获国家批准,即将开工建设。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居全省山区城市前列。全市基本实现了市到县1小时交通圈,县到镇三级以上水泥路,行政村站点水泥路,300人以上自然村交通状况大幅改善。梅州市2006年至2030年公路网规划已获市政府批准。梅州被列为“国家公路交通枢纽城市”。航道建设、管理和维护以及港口和码头建设也得到重视和加强。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全面推进,汉江干流三河坝以下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已经完成。继广梅铁路(广州-梅州-汕头)和梅坎铁路(福建梅州-坎市)建成通车后,杭广铁路(梅州-杭州)梅州段和梅瑞高速铁路(梅州-瑞金)也通过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铁道部已将这两段铁路列入铁路网长远调整规划,将于今年年底开工建设。19986.888888866617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的梅县机场,正在进行扩建前的征地拆迁工作。扩建后,将开通到中国40多个城市的航班,包括从梅州到高雄的直航包机。

客家文化

“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品牌基本形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建设,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走向和谐与协调。目前,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考录取率连续多年保持在80%以上。叶剑英纪念馆、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建成开放,江南东改工程堤下桂都公园、水梅路建成,金沙花园、洪光花园两个安置小区正在建设中。广东客家博物馆成功升级为“中国客家博物馆”。2005年,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这一荣誉。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提升了梅城的形象和魅力。梅州有7个省级艺术之乡。即梅县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平原县船灯舞艺术之乡、丰顺县浦寨镇龙艺术之乡、五华县新桥镇竹马艺术之乡(新桥镇已并入花城镇)、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大埔县广东中国音乐艺术之乡。其中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分别是梅县客家山歌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圈龙艺术、丰顺县浦寨镇火龙艺术。此外,民歌大师唐明哲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人”。梅州客家龙屋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梅州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梅州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梅州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编辑这段城市荣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十大最安全城市、中国十大绿色环保标志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项目优秀范例奖(梅城河两岸)、广东省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城市、广东省宜居城乡示范城市、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市、中国和上路旅行最佳目的地。

编辑此经济概览。

随着梅州公路建设的全面发展,梅州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2008年,梅州以“山博会”为龙头,着力打好经济攻坚战、确保社会稳定,在困难中实现了经济社会新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7.88亿元,比上年增长65.438+00.2%。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构成为21.9:42.5:35.6,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104.75亿元,增长6.1%。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年粮食总产量1,369654,38+0,000吨,增长2.8%。其中,大米增长2.5%,水果增长2.2%。农业产业化和商品化水平逐步提高。(1)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市农村经济和农业增加值77.8亿元,增长5.6%。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粮食增长10.5%,肉类增长8.7%。(2)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初见成效。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狠抓以水果、茶叶为主的优势农产品生产,逐步形成了农业优势产业带。目前,全市水果面积1.0625万亩,其中:金柚291.700亩,脐橙4.85万亩,茶叶面积1.483亩。金柚、茶叶、脐橙、龙眼、荔枝、橄榄带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成为梅州的拳头产品和农村支柱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点。我市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金柚之乡”和“单丛茶叶之乡”的美誉。(三)农村工业化取得新突破。我市各级认真实施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切实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紧扣水果、茶叶、玉米、优质水稻、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加工生产,提高农产品加工率。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开发出优质玉米酒、玉米罐头、甜玉米汁、竹笋罐头、客家牛奶、金柚茶、金柚酒、金柚黄酮、金柚汁、金柚含片、金柚护肝产品等一批绿色食品和用品。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25家,加工产值近6543.8亿元。(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龙头企业156家,其中省级8家(国家级1家),市级46家。这些农业龙头企业连接着市场,连接着千家万户,对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全市各类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3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带动26万户,占总户数的31%,每户增收2200元以上。(5)订单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发挥侨乡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近年来,许多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回乡创办了集旅游观光和创汇农业为一体的外向型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市农产品进出口公司精心组织我市特色农产品出口,年出口额超过654.38+00万美元。丰顺华伟食品罐头厂,加工产品有甜玉米罐头、竹笋罐头等,年出口创汇700多万美元,被评为全省十大农业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承包农业以每年7万亩的速度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农业签约面积达到31.1.5万亩,保证了大宗农产品的畅销。(六)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目前,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机构和人员逐步到位,购置了一批检测仪器等设备,开展了检测试点工作。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培育工作进展顺利。全市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基地37个,面积9.97万亩。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几年来,共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案件100多起,有效规范了农资市场,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7)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全市农村劳动力654.38+0.8559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29.28万人,外出务工人员63.28万人(其中常年外出的46.0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6.5438+0%。去年对外劳务收入达23.69亿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611元,约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6%。(8)进一步落实农村政策。该市已完成第二轮承包,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6%。第二轮承包期间,全市已按中央规定的30年承包期签订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占家庭承包农户的98%。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制度,全市发放土地经营权证80.34万张,搞活了土地使用权,允许农民依法承包土地流转。全市土地流转面积51.93万亩,转包面积51.9万亩,占比1%,租赁面积441.7万亩,占比851%,互换面积1.75万亩,占比3.3%。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一是认真落实税费改革政策。2003年税改后,全市农民负担总额减少26558万元,减幅85%,人均负担仅为13元,合71元。今年农业税调整为3%,减轻农民负担2341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各项减负制度,全面推行涉农收费公示制度。三是扎实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突出了以会计代理制为主的农村财务管理。全市共有145个镇,49个镇实行了会计代理制,实现了省里确定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农村集体财务、会计核算、集体资产管理和财务公开水平。全市农村审计工作扎实开展。(9)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5家,其中农业部试点单位1家,省厅试点单位4家。二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全市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经营管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789个,从业人员4043人。落实国家对农业技术人员的各项优惠政策。据统计,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投入技术推广资金3000多万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00多项,产生经济效益50多亿元。三是农业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建立“梅州农业信息网”,开设“梅州农业”电视栏目节目,为“三农”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1]。第二产业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02.99亿元,增长8.2%,工业增加值总量11939亿元,增长151%。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增加值8719万元,增长15.4%。全年工业用电量29.9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4%。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96.57%,比上年提高26.2个百分点。其中,资产负债率比上年下降6.7个百分点,整体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15.5%,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国有及非国有工业利税总额4510亿元,比上年增长28.7%。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70.14亿元,增长14.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68亿元,增长654.38+07.4%。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4.38+0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批发和零售业136.92亿元,增长17.2%,餐饮业16.54亿元,增长21.8%。全年交通运输业增加值182100万元,比上年增长9.6%。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88.96亿吨公里,增长13.1%;旅客周转量79.48亿人公里,增长12.0%;邮政业和电信业营业收入6543.8+4.24亿元,增长3.4%,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业务日益发展。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371.4万人次,同比增长12.3%,旅游总收入36.74亿元,同比增长12.6%。基础设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24亿元,增长654.38+0.1%。不含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全市地方固定资产投资133.40亿元,增长6.5%。财政金融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43.8+0.825亿元,同比增长20.26%。全市全年税收收入586654.38亿元,比上年增加4.55亿元,增长8.4%。财务状况相对稳定。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4765438+7300万元,比年初增长9.7%。城乡居民人民币存款余额345.36亿元,比年初增长8.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04.78亿元,较年初下降0.4%。全年外贸进口和利用外资总额4.6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2%。全年出口总额381.22万美元,增长22.8%,其中国有企业出口836万美元,下降79.8%。外资企业出口654.38+049.93万美元,增长654.38+009.1%;私营企业出口265,438美元+0,865,438+0.3百万美元,增长65,438+03.28%。2001年,合同外资项目165个,金额268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20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0%。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0.2%(上年为100%),上升0.2个百分点。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据抽样调查,梅州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259元,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6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3%。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有所提高,城镇达到43.2%,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农村为45.6%,比上年下降65438±0.3个百分点。全市职工年人均工资15788元,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继续改善。当年环境污染治理总投资49650.9万元,废水排放达标率77.6%,废气排放得到进一步控制。“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6775.5万元。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单位收养3118人,城乡各级政府救助179800人。全市大部分乡镇初步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农村合作医疗取得新进展。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抽样调查,出生率为10.28‰,死亡率为5.35‰,自然增长率为4.93‰。目前,该市已有5家民营企业入选广东民营企业100强。分别是梅艳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华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有限公司、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梅州龙翔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梅州借力资本市场推动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取得重大突破,不仅有效解决了山区发展资金短板问题,也使梅州成为继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之后,全省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地级市。截至目前,梅州上市公司有:广东梅艳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宝丽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