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条的起源介绍

面条的起源介绍

面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美味的面食,那么面条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面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跟我一起仔细看看吧。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烹饪王国,面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是中国人喜欢吃的面条起源于何时何地呢?众说纷纭。

面食文化研究方面的知名学者邱教授说:“2005年6月5438+10月,我国学者在国际知名的英国杂志《自然》上发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小米面》一文,对4000年前青海省民和区喇家遗址面条的发现和研究作了报道,引起了国际有关学术界的强烈关注。”

邱教授的“引起国际有关学术界强烈关注”的考古发现,指的是2002年我国考古学家在青海省喇家遗址一处房屋遗址中发现的一个陶碗。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移走了陶碗。地上有一堆碗状的遗物,碗底保存着清晰的面条状结构。这种条带厚度均匀,直径约0.3厘米,总长度约50厘米。它是米色的,扭曲在一起。后来,这些物品被带到北京,用现代手段进行检测。排除其他可能后,确定是小米和小米做的面条。邱教授说,如果按照这一考古发现,不仅将改写中国面条的历史,推到4000多年前,而且最早的面条可能是用小米等东西制成的。当然,邱教授也指出“它(指四千年前的小米面——作者注)与文献记载的面条起源相差两千多年,时间跨度很大。”

陕西地方饮食文化专家王子辉先生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研究成果,即面条不仅起源于中国,更起源于秦。这里的“秦”字有两层含义:一是秦,代表时代,即历史上的先秦时期;首先是展示地域秦,即大秦陕西。

王子辉先生认为,“面子始于秦”的说法,必须从“饼出三辅”说起。“三辅饼”说出自范子(注:范子已佚,清代有三卷,应是南北朝时有影响的南朝范真所作),“三辅饼”是对汉景基所辖关中地区的总称;“饼”的概念古今不同。现在的饼多指熟的、扁的、圆的粉状食物,而在古代,用面粉做成的面食统称为“饼”。如东汉刘茜的《名食释文》列举“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饼,皆以其形命名。”学者邱和王子辉在他们的研究文章中指出,“汤饼”和“饼饼”实际上是今天的细面和粗面。“汤饼”一词最早见于西汉杨雄方言。“饼这个词叫做“汤饼”,在字典里也被解释为一种用小麦粉做成的煮面食,其实就是面条。

这种面食的制作方法在《齐姚敏书》“饼法”一文中有所提及:“如竹签之大,断一尺,菜内盛水,宜放于手上,熟如韭叶之薄。”这其实和现在关中人吃的细细的手撕面是一样的。唐宋时,汤饼成为生日食品,大概是以面条的长短来比喻长寿。如《绝决廖杂注》说:“唐人生日,多有汤饼。”大诗人刘禹锡在张寿的生日上写了一首诗:“我记得我孤独的日子,我是客。”。给吃汤饼加麒麟敬酒。“之后甚至出现了羊肉索冰、鸡青索冰、榆白皮索冰等食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