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门的历史演变
中山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门之一,原名朝阳门。因为地处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
元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向东北扩张南京时修建朝阳门。当时城门是单孔票门,门外还有一个。此门是连接城内宫城和城外明陵的通道。
清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从朝阳门进攻南京。
清同治三年(1864),湘军收复南京,朝阳门外多次激战。同治四年,清政府为了加强防御,在朝阳门外修建了外瓮。但由于城门靠近护城河,如果建传统的凸瓮,深度不够。因此,它是南京所有城门瓮中唯一的半椭圆形瓮。外瓮城的大门和朝阳门的大门不在同一中轴线上,而是斜着设置在外瓮城墙的北向。
清光绪十八年(1892),朝阳门塔按淮安府城塔风格重修,分上下两层,歇山顶重檐,全部用城砖修补。
清三年(1911),武昌起义时,许指挥江浙联军从朝阳门进攻南京。
民国十七年(1928)七月,国民政府对七座城门进行了更名和整修,其中朝阳门更名为中山门,沿用至今。同年,因孙中山先生灵柩丧事,国民政府将狭窄的朝阳门拆除,将门座挖下,建成三孔券门。
民国18年(1929),中山门后门由谭题写。
1943年9月,中山门正面改为汪精卫隶书石额。1946年,汪精卫的签名被凿掉,但他的“中山门”二字却用了50多年。
1996中山门三个检票口改为沪宁高速进入南京城入口。为方便城内外交通,城门下两侧开辟了一条全长1600米的双车道交通隧道。与此同时,汪精卫的题词被改为王献之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