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台湾省的名称是什么?
1.早在春秋时期,台湾省就被称为“岛夷”。据战国早期的重要史书《尚书·龚宇》记载,当时中国分为九州,台湾省属扬州。
2.先秦时期,台湾省叫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省为“东风”。三国时期,台湾省也叫益州。
3.隋唐至宋代,台湾省称“琉球”,元代,台湾省又称“琉球”。
4.明朝初期,台湾省被称为“董藩”。商船过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省北部的山脉作为标识,以辨别方向。因为这些山像鸡笼,所以也被称为“鸡笼”。渔民经常在台湾西部的港口修理船只和渔网,称这些港口为“浣熊湾”,后来指台湾省。
5.明朝中叶,台湾省被称为“大宛”、“大员”、“台人”。福建沿海人也称之为“诉苦”。因为在开发台湾省的过程中,很多大陆人在风暴中葬身鱼腹,或者死在其他地方,“惨到以怨命名”(见清史鸿宝《福建杂记》)。以上四个名字的读音与闽南语“台湾省”相同,故称。
6.明朝万历年间,台湾省因地形如弓,海如台,故称“台湾省”。
7.1662 1年2月,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占领台湾省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省为“东都”。后来,他的儿子郑经将都城改为“东宁”。
8.1663年,康熙帝派施琅攻台湾省,恢复台湾省名。1684年,清政府建立台湾政府,“台湾省”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