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札记
想要了解大明,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不仅要关注朝堂,更要听到底层的呐喊。只有在普通人的经历中,你才能找到最真实的规律。这本书讲了以下几个故事,跌宕起伏,细节有趣,结局发人深省。
1,学霸必须死徽州丝案始末
2.笔与灰的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3.谁动了我的祠堂,甘阳医院?
4.世界上第一批透明大明档案的前世。
5、胥吏宴彭县胥吏诈骗案
6.正统年间的四鬼
1,徽州丝绸案
或许这是成年人为了实施新政而有记录策划的举动?只有利用丝绸案引发大辩论,才能凸显旧税法的弊端。到时候舆论会很激烈,大家都会要求改革。朝廷会从善如流,立即实行鞭法。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结论吗?
可能闻到了空气中的味道。相比上次的敷衍态度,惠州政府这次的态度积极得可怕,180度大转变。
2.杨干元祠堂的情况
罗兴此时在北京上书,嘉靖皇帝正琢磨着给父亲弄个庙号,好让他老人家好好享受祠堂。这个时候他的政治手段越来越成熟,他知道这样的事情不应该强行推进,必须一步步操作。对于嘉靖皇帝来说,困了就是枕头。他可以用这个案例潜移默化地说明自己的态度,提前吹风,为明年开放祭祖禁令宣传造势。
这个过程看起来和上一个一样,但背后的政治意义却大不相同。以前只是当地村民打官司,现在成了配合中央宣传形势的典型。我一直把政治需要放在第一位,司法走过场就好。宁国富自然也是深深地沉默着。
做官,讲究“默契”。很多东西不能在口中陈述,只能在细微之处揣摩。司法问题,政治解决,这场官司的结果,其实在开庭前就决定了。罗氏氏族的胜利,当然有赖于罗先和氏族的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征途。
熟悉官场的人都知道,这只是因为当官的要尽快平息乱局,等事情平息了,秋后算账。官员的原则是:抓到首犯,从轻处罚,威慑镇压为主,不求治本,只要我任期内不出事就行。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政府空谈的调门越高,越说明他们不是去办实事的。
虽然还是解决不了黄皮书管理的问题,但至少已经被成功掩盖了。按照大明官场的标准,没有暴露的问题不算问题。
上面重视的,下面不一定重视,经常重复;但如果高层什么都不注意,负责人立马心领神会,很快就被抛弃了,退化速度惊人。
在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政策的执行是有惯性的,比如在大明。政策一旦成为套路,即使周边形势发生变化,官员也会机械地继续执行,不会主动改变,甚至害怕改变。所谓“祖宗之法”由此而来。
在一个衙门里,几个“官”在金字塔顶端负责决策,几十个“官”在金字塔中间负责调度和计划,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仆”在金字塔底层工作。
没必要和地方官员当面勾结。他们只需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稍微发挥一下,就会层层产生涟漪,让利益流向最有利的方向。在顶部,我们获得利润,在中间,在底部,我们获得一点利润。大家都很开心。至于倒霉的王旭一家,没人管。
每一种手段的背后,都有大量的利益。因为这条线沾染了太多利益,是政治雷区。在收费链条中,几乎每个环节的人都获利了。这就是所谓的“繁荣崩溃”。表面上看起来欣欣向荣,大家都有好处。这是一派繁荣景象。事实上,这是整个系统开始崩溃的标志之一。听到这个消息,各个链条上的既得利益者拍手称快,笑逐颜开,天下从此太平。祸根早种,难回。大明的沦陷,其实是系统性的崩溃。
这个决定乍一看令人费解,但细想之下,可以说是深得官场真味。一个新任命的巡警在一个治安官出现时亲自逮捕他,这有点令人震惊。当官最重要的是和老百姓同呼吸共命运。高启被抓不要紧,让惠州官场缩成一团,八府巡捕都吃不消。所以这步“移送宁国府审理”看似踢皮球,实则蕴含着无比精妙的平衡技巧,既让案件顺利进行,又保护了巡警。
如此旗帜鲜明的表态,说明早在惠州政府发文批捕帅加莫之前,歙县就已经管了。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在执行政策的时候肯定会准备好相应的分流方案,不考虑后续措施就简单粗暴的取缔,这叫顾头不顾尾。如果他没有亲自去船槽参观,去四都的民风民俗参观,是不可能想出这么实际又巧妙的方案的。如果他没有精神,他就不会坚定不移地执行政策。
他的每一项政策都经过反复推演,包括设计、试点、铺垫、妥协,策略务实灵活,一步一步走得非常扎实。
朱元璋曾经发狠,强行把浙西的一大批有钱人迁入北京,被认为是单枪匹马破十会,但这种手段只能偶尔为之,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这么狠。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制度。
他深知官僚的本性,知道他们最不耐烦的就是下面的人吵架却拿不出解决办法。所以在提交的最后,他急于登顶,非常贴心地提出了解决方案。
这个角度可以说是战略位置,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如果你把民间疾苦告诉官员,你不一定能让他们感同身受,但如果你说这会阻碍你的仕途,你一定会高度重视。
一般人的脑袋也明白这个逻辑,所以每当有什么争执的时候,就不要管了。如果做了一段时间,政府往往会按照它来分配。如果不做,也是法不责众。
这一招特别残忍。领导不介意你愚弄人民,但是他介意你愚弄他。就算人家平日里钓鱼钓鱼,上峰来查账怎么敢弄虚作假?对待成都房子太不屑了。
杨教宇的申请不提商业对错,只谈仕途。但是,帅加莫没有读过沈文,他认为徽州府之所以不想推进,是因为整件事还不够清楚,这是典型的技术人员思维方式。
帅加莫毕竟是数学大师,在探索人心方面不如文科大师杨教宇。他不明白,徽州知府的冷漠是基于稳定和仕途,与技术问题无关。帅加莫把一个战略上的失误当成战术上的失误,一味地钻研细节,相当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他们马上出兵镇压,这叫“弄巧成拙”,布政司要负领导责任。如果先把黄皮书送到后湖,让它以“户籍可疑”为由被拒,然后布政司收拾杨正魁,他就出名了。
他和程世发的身份不同,看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同。作为县长,谭更多考虑的是婺源的稳定。
余茂学突然意识到这是张和余怒,他打算借机惩罚自己,于是行动更加谨慎,待在室内,不与他人来往。
帅加莫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领域的表现都很一般,事业注定无望。但是如果你把这门手艺磨练好了,以后就能保证就业。和所有学霸一样,帅加莫看到眼前出现了问题,却不意外反而欢欣鼓舞,开心地继续深挖。除了摆弄史料和统计数据,帅加莫还准备了第三张牌:政治牌。
书法家所写的字之间的差异甚至可以影响到官员职位的选择。你可以想象他的寻租空间应该有多大。
这些学生到最后都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也不明白人家的作品虽然一般,但是PPT可以写的很好,一篇文章就把所有的丑都遮住了。
这份无薪兼职持续了两年,修改了八次。最后在郑德写了九年,取名《后湖志》,十卷。这样冷门的史料,即使校对,也很少有人问津,做这个几乎没有任何回报。吴先生在序中说:“我这个年纪的人,没有金钱的意图,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件事,只要对世界有益,方便愿望。
19世纪的一位法国小说家说,如果你想知道一个社会的形态,在法庭上坐几天就够了,那里是最容易看到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