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关于小组工作的信息和研究文章?

如何写好小组工作调研文章

今天借此机会,结合群团工作简讯所需文章的要求,谈谈如何做好群团工作的调研宣传工作。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无法提出精辟的见解。我主要想谈几个关于如何做好团的调研宣传工作的常识性问题,供同志们参考。

(一)为什么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作风,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是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第一,搞好调查研究,是我们科学决策的前提。所有明智的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准确情况,实现科学决策。但是,调查、研究、决策,不仅领导干部有,普通干部也有。可以说,调查、研究、决策都在我们身边。在座的很多同志是搞组织人事工作的,要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选拔任用是典型的考察决策形式。因为我们要考察干部选拔任用,根据考察情况决定提拔任用。考察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决定任用与否就是决定。只有做好考察工作,准确掌握干部情况,才能做出是否任用干部的正确决定。新形势下,组织工作要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完成党的建设任务,必须拿出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这就要求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做出切实决策,吃透情况,把握形势,拿出思路和切实措施,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切实决策,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和推动工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二,搞好调查研究是抓好落实的有效途径。说得再好,不落实也没用。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把今年定为“落实年”。前段时间,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到我市调研时,反复强调要把自己丢下,抓好工作落实。调查在工作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搞好调查研究,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到前有计划、后有督促,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工作落实。同时能够将上级的要求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

第三,搞好调查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调查研究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涉及领域广,知识面广,政策性和实践性强,因此更能锻炼人,有助于提高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搞好调查研究,有利于我们掌握大量的信息和资料,从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第二,搞好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工作中创造的新经验,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三,做好研究,不仅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助于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做好调查研究是我们做好材料写作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调查是我们获取写作材料的基本途径。即使你的写作水平很高,如果没有足够的素材,也很难写出好文章。作为从事组织人事和办公室工作的同志,我们经常要和文字打交道,比如写考察材料,写工作总结,写情况汇报。不注重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就会头脑空虚,写不出好文章。

搞好调查研究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在丰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才能提出正确、深刻、可行的咨询建议,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把这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和台阶,必须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

(二)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

各部门各行业都需要调查研究,但具体情况不一样。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党委和政府部门调查研究工作的特点,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工作性质和基本职能的内在要求来看,党委和政府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政策。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领导正确决策服务。与此相联系,衡量党委和政府部门调查研究工作质量的关键,是看有多少研究成果进入决策,成为具体政策,这些决策和政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可以说,政策性是党委政府部门研究工作的最基本特征。

2.有的放矢。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是复杂的,需要研究和讨论的问题不计其数。因此,调查研究要围绕中心工作,考虑决策需要,关注重点热点问题,有的放矢。实践表明,党委和政府部门的调查研究工作只有忙思路、抓重点,才能卓有成效,事半功倍。如果脱离了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调研效果会大打折扣。

3.适用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研究工作,既不是纯理论的研究,也不是具体的工作部署,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对策应用研究。它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深刻的理论思考,具有很强的实践特色,特别强调“应用研究”。具体来说,研究课题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点是为政府工作提供急需、有效的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必须具有实用价值,立足点是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古人云:文能载道,用为贵。我们的研究成果只有在领导决策中被采纳,并直接或间接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

4.前进。党委政府的许多决策都与未来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重大决策。要做这样的决定,首先要预测未来。因此,调查研究一定要有战略眼光,既要立足现在,又要面向未来,注意前瞻和后顾。这是服务决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开阔视野,看得更远,既能预见趋势和大势,又能看到正在出现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从而提出有见地的建议。

5.可操作性。党委政府部门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能空泛空洞,必须实事求是,思想正确,措施具体。经济社会生活极其复杂,有些对策建议看似正确,但由于没有实际操作方法,只能成为书柜。一个好的提案必须考虑到需求和可能性,并且应该有实际和具体的措施。

6.时效性。对于领导机关关心的紧急问题和重要问题,要集中力量,及时调查,快速反应,及时提供信息和建议,以适应和满足决策者的需要。“文正当其时,一言以蔽之,胜似千金。”如果时代变了,工作重心转移了,再慢慢出研究成果就来不及了,哪怕是全面的、正确的、深刻的。其实对于大部分研究成果来说,时机因素很重要,可以用“生逢其时”。

(三)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既然调查研究很重要,那么如何结合工作实际做好呢?在我看来,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我们这里的工作大多涉及到人,涉及到人的事情比较敏感,所以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尤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才能掌握真实情况。研究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召开调查会。召开调查会、座谈会是社会调查最基本的方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更多的圈内人,了解更多的情况。

2.实地考察。实地调查是研究者到实地,与被调查者取得联系,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来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实地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最好方法。

3.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一种不完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目的,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少数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4.问卷抽样。这是国际公认的民意调查方式,如美国的盖洛普民意调查。近年来,我国从事社情民意调查的单位越来越多,各级领导也开始重视这些调查。这种调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设计好问卷后,选择对象,通过电话或网络进行调查,了解结果;第一,问题设计好之后,通过沟通发给回答者,定期撤回。

5.整存整取(累积法)。有时候有些问题需要调查,但是没有相对集中完整的时间。我们可以采取零敲碎打的方式,有一点点时间就做一点点,空余时间多次完成一个侧面,一个部位,一个分项工程。经过几段时间的积累,就有了几个零件和一批预制件,再用一点时间相对集中起来组装各种零件、侧面和各种预制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材料。

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我们调查的内容。从事实证调查的,可以召开集体座谈会,实地考察。但如果是开展调查发现问题,就要非常注意调查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原因还是缺乏讲真话的氛围和环境。有的人担心提问会得罪别人,有的人害怕报复。要做好问题调查,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受访者。(比如)2006年“用人权规范对县委一把手监督的研究”项目召开,因为涉及到县委书记用人权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所以在召开集体座谈会或者进行个别访谈的时候,我们不直接问你县委书记在用人权方面有什么问题。如果你直接问这个问题,别人肯定不会回答。因为要指出县委书记的问题,大家都有点害怕。对此,我们从外围入手,先了解这个县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再直接或间接了解县委书记在用权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先了解现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程序存在哪些漏洞,再触及县委书记会不会利用制度和程序上的缺陷搞任人唯亲,等等。通过调查,虽然别人没有直接反映县委书记在用人权方面有什么问题,但这些问题自然浮出水面。

调查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做好调查研究,必须在实践中兢兢业业,积累经验,丰富技能,提高能力。比如调查中提问的方式很多,或者开门见山;或者扔块石头问路,先做测试;或剥笋逐层加深;或者枯井打水,坚持到底;或耐心开导、劝说;或者旁敲侧击,听弦外之音。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必须根据情况决定,随机应变。

(四)如何写好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调查活动的最后一道工序。它既是检验调查研究深度的标志,也是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导改进的依据。如何写好调查报告?这其中,既有一般写文章的* * *性质,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特殊性,即必须有三个要素:情境、分析、解决。调查报告有其鲜明的特点。要写好一份调查报告,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素材丰富。材料是调查报告的基础。这是由调查报告说实话决定的。调查报告要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没有足够的必要材料是不可能揭示事物规律的。为此,有必要做好调查的准备工作。明确采用什么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应该在调查中努力。现在,有些同志在调查上花的力气不够,调查不深入,只抓皮毛,一知半解。有的甚至“闭门造车”,仅靠平时积累的一些情况来研究问题。这种调查得到的信息要么是片面的,要么是空洞的,结果写出来的调查报告是轻浮的,不真实的,没有说服力的。那么,如何进一步调查呢?就像我上面说的,要注意调查方法。

2.总结提炼主题。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目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广泛深入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中,通过分析归纳,揭示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调查报告主题的确定由三个因素决定:调查的最初目的;调查研究获得的基础资料;现实生活中需要回答的问题。要善于发现正确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获得的大量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精心训练,使其能够表达观点、想法和思路。尤其要注意不要把问题和原因混为一谈。问题是表面的,但原因是更深层次的。如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制度等。,这些一般应该属于原因,而不是问题。在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3.结构布局合理。写调查报告,材料是基础,调研是灵魂,主题是核心,结构布局就像建筑设计的蓝图。这个蓝图必须以主题为中心,以研究为导向,以材料为基础。所谓布局,其实就是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一种是递进结构或垂直结构。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先后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汇报清楚,使人不仅了解事情的全貌,而且得到方向性、指导性的经验或教训。这种形式的调查报告多用于专业和特殊事件的调查。第二种是平行或水平结构。主题形成后,把说明主题的材料整理成若干个观点,然后根据这些观点与主题的关系,以及观点与观点的关系,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顺序进行排列。这种形式适用于内容丰富、背景广阔、综合性强的调查报告。三是纵横交错。这种结构兼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特点,采用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有的是纵向为主,横向为辅;有的以横为主,竖为辅。第四是因果关系。在报告主题的引导下,先告诉读者调查的结果和结论,然后描述这个结果和结论的由来,从几个方面分析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这种调查报告多用于总结典型经验。

4.观点和材料的统一。首先,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最具普遍性的材料来阐述观点。其次,他善于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说明问题,从比较中阐明观点。第三,善于用数字说明问题,阐明观点。不仅要说明表面的情况,还要分析一些典型的例子。(例: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的研究)。文章的结构和写法要符合逻辑。各个层面的问题、原因、对策,大小应该是相等的,逻辑关系必须是平行或递进的,而不是重叠或包容的。(“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加强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这个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不仅研究报告要求这样,其他类型的文章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在文章中重复或包含观点。

5.反复修改最终版本。“多修改”是写文章和调查报告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从三个方面改变:改变心态。看主题是否明确,指导思想是否体现。改变结构要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更改文本。做到“不累段”、“不累句”、“不累词”。

6.多读多写。提高写作能力的唯一方法就是多读多写。先说“多读书”。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努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调查报告“有理有据”。多读优秀的调查报道,尤其是革命导师的经典调查报道,研究其表现形式和特点,做到“仿体”。多看文学作品,多收集和学习流行语言,掌握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知识和技巧,以“取之所言”写一篇调查报告。说“多写”。熟能生巧。这可以说是提高作文和写调查报告基本功的必经之路。就平时而言,写工作日记、学习心得、读书笔记都是不错的方法。写多了就掌握了规律,运用自如。